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中国经济 百年起承转合

http://www.CRNTT.com   2009-11-08 09:22:05  


前三十年土地成本几乎归零,也造就了后30年房地产的暴利。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讯/新中国建国一甲子,六十年,就发展阶段看,一般都把它分为两个三十年。其实,还有下一个三十年,这就九十年了;然后再凑十年,就是一个世纪。这一个百年中国经济,仔细看,其间颇有起承转合的逻辑。《中外管理》刊登的石齐平的文章提出这个观点:

  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国家发展亦复如此:有来龙,有去脉。来龙已是事实,但不经点出往往不知其逻辑;去脉则是趋势,是根据逻辑作的判断。

       60年的“起承”逻辑

  新中国第一个30年,即1949-1978,实行的是封闭锁国政策,体制则是共产+计划+公有。这一切,完全跟全球化+市场化+私有体制相反。后者的优点是活力、动力、生产力、竞争力。所以,这条路走到1978年是走到了底,非换不可,这就为第二个30年的改革开放布下了一个基本上非如此不可的逻辑,但这只是第一层。第二个30年怎么走,其实还跟前一个30年的另外四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民族主义。孙中山形容清末的中国是一盘散沙,所以三民主义头一个倡导的就是民族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在对日抗战时已初步成形,新中国建立后更进一步强化,这对第二个30年的发展有相当贡献。应该说,第二个30年的发展动力来自两方面:一为市场经济,二是民族主义。

  其次,是土地成本归零。这里撇开复杂的是非对错,谈的只是因果逻辑。第二个30年的发展,就是在全国土地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开始的。

  再次,是威权体制。它有好与不好,好的一面,是为第二个30年的发展,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或行政成本。

  最后,是港澳及台湾因素。尤其是港、台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大陆第二个30年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正面影响。

  这就是第一个30年(1949—1978)的“起”,与第二个30年(1979—2008)的“承”。

                     新30年的“转合”路径

  第二个30年因此走上了改革开放,也就是市场经济加上了全球化。这一来,就让中国的优势:劳动力、土地、凝聚力、执行力、融合力(港、台与大陆),在市场经济下充分释放,并在全球空间中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了,30年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率9.8%的记录。但另一方面,高度依赖外需导向的增长拉动模式似乎也走到了极限,到了一个必须“转”的时刻了,这个“转”就为下一个30年(2009—2038)埋下了伏笔,铺陈了脉络。

  如果说第一个30年是封闭,第二个30年是开放——但只是外需导向型的开放,因此第三个30年,就应是内需导向型的开放。

  现在,要探索的就是内需导向型的开放发展模式,究竟会有或应有哪些发展逻辑。

  首先,下一个30年的内需导向,侧重的应不只是投资,更多应是消费;其次,消费也有不同类型,下一个30年侧重的消费应不只是即时性(吃、喝、玩、乐),而应更多是耐久性(住、行、育、医)的消费,不只是私有性,而应更多的是公共性(公共交通、环境生态、社会素质)的消费。

  而要拉动这样的消费,依赖的就不能只是经济政策,必须同时进行社会改革(包括创造就业及改善财富分配)、行政改革以及配套的政治改革。只有这一连串的改革能循序起动,第三个30年的发展模式的“转”才能顺利完成。

  然后,在这第三个30年成功转型的基础上,再一个10年、30年、300年的发展就将是可持续、健康而完善的发展了,是谓第四个阶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