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房价暴涨 要警惕前车之鉴 | |
http://www.CRNTT.com 2010-07-11 10:32:40 |
“房价所得比”或许无法预测房价的涨跌走势,却仍足以衡量一般民众的购屋负担,因此也被称为“购屋痛苦指数”。根据国际比较,合理的“房价所得比”不应该超过5.1,也就是一个家庭若不吃不喝,最多以5.1年的收入就应足够付清购屋的款项。 根据“内政部”营建署公布的“住宅需求动向调查”,台湾5大都会区的房价所得比,近年来皆在6~7倍上下稳定波动,2009年下半年为7.08倍;唯独台北县市近年来增长较多,2009年下半年已达9.06倍,甚至有媒体推估,民众必须不吃不喝14.6年,才能买得起最精华的北市大安区地段房子。 众所周知,台湾的“家户可支配所得”近年来增长迟缓,甚至有个别年份为负成长(如2008年为-1.10%);相较之下,近3年来台北市平均预售屋单价涨幅超过50%,越发显得涨势与“基本盘”似已脱钩,令民众在望屋兴叹外,还有“房市泡沫何时会崩盘?”的不安。 房价为何高涨? 从市场供需的角度分析,在民众的所得追不上房价涨幅的情况下,房价应该没有太多上涨空间,事实上,除了台北县市以外,全台各地的房价涨幅确实相对平稳。那么,推动大台北地区房价节节升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这些越来越贵的房屋,究竟是谁在购买? 其实,台湾本地民众所得停滞,不代表没有其他的资金进入房市。我们可以观察到,近年有许多因素推动了原本投资于全球各地的资金大量汇回台湾。 如从2006年起,因大陆内需不足、劳动成本提高等情况,使台商纷纷撤资,将资金转回台湾。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原本全球游走的投机性资金更是大量回台,寻找较安全的投资标的。接着,2009年美国开始加强查税,台湾于2010年实施海外所得课税制度,也推动了海外资金的回流。加上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签订ECFA的预期心理更造成许多投资人看好大台北地区的房地产增值潜力。 台湾房价易涨难跌的另一个因素是特殊的税制:台湾向以“公告现值”而非实际成交价格来课征房屋税、地价税;在公告现值长期偏低(房价约为市价的7~8成,地价约为2~3成)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了有钱人资产保值、节税的重要工具,若遇上持续低利率的环境,手上有闲钱的人更是乐得把购屋、买地当储蓄。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