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中国对日外交要有战略远见 | |
http://www.CRNTT.com 2010-10-02 08:50:22 |
如果运筹帷幄,中日之间的这场争端是可以避免的,不仅对中日两国都有利,而且美国也只能另谋机会介入中日关系。而现实却是,美国不露声色地介入其中,直到中日双方斗得伤痕累累时,奥巴马在纽约分别会见中日政要,日本做出释放中国船长的决定。美国依然显得“从容”,对中日钓鱼岛渔船争端话不多,只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但谁都明白,美国收获了渔翁之利,今后还将在中日之间充当调停者的角色,并且在美国与东盟(亚细安)领导人会谈后宣称要领导亚洲。现在该日本政府难受了,国内右翼人士批评政府“脆弱不堪”,没有抗压能力;企业界指责政府怎么一上台就把贸易伙伴给得罪了。这都让菅直人政府棘手。 美国在干涉中日关系中如此轻易得手,除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大外交”,也就是亚洲战略部署。世纪之交后,美国已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崛起后对亚洲乃至格局带来的影响,布什政府就曾以海南中美军机相撞事件来测量中国的应对策略,但“9.11”事件的爆发延迟了美国亚洲战略的实施。2005年美国调整军事部署,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武装亚洲军事同盟。到了今年,美国水到渠成,明确提出“重返亚洲”,发挥领导作用。韩国“天安舰”事件上美国未能如愿“领导东亚”,但在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上似乎扳回一局,不管美国站在前台还是幕后。 美日裂隙是战略起点 中国对美国的亚洲战略,并不是没有应对措施。在过去十年,中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把陆疆防卫推进到海疆防卫,海洋战略正逐渐形成。中日钓鱼岛争端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争端,包括中国与美韩在东海的对峙,都表明中国面临“双重碰撞”:一方面是同周边国家的利益碰撞,另一方面是同美国的战略冲撞。美国不一定变弱,但中国强了。 面临“双重碰撞”,中国竭力避免的是同时发生碰撞,让美国和周边国家联手。很显然,中国需要改变“远香近臭”的传统人际交往原则,加强同近邻建立互信关系,力求减少“无关国家”的干预机会,着眼于战略大格局,努力让周边地区朝着有利于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而不必拘泥于具体外交事件的输赢。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