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低碳发展模式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经之路 | |
http://www.CRNTT.com 2010-10-22 08:27:29 |
任务艰巨 文章称,中国实施节能优先战略,近年来通过“上大压小”,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使高耗能产品的能源单耗持续下降,2007年与2000年相比,火电发电煤耗下降9.2%,炼钢可比能耗下降14.8%,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2.8%,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8.6%,建筑、交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也都有较大提高。“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工作力度,2006—2009年以来淘汰了落后的炼铁产能8000多万吨,炼钢产能6000多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全国节能工作的统计、监督和考核体系以及政策激励机制已基本形成,“十大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取得显着成效。中国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显着缩小。 但也必须看到,实现2020年自主减排目标同“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20%左右的目标一样,任务十分繁重。要进一步发挥技术节能的主导作用,加大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工业化阶段特有的产业结构,是造成中国单位GDP能源强度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接近50%,第三产业比重仅40%,而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比重一般小于30%,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0%以上。单位第二产业增加值能耗是第三产业的3—4倍。而中国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由此可见,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保持单位GDP能源强度持续稳定下降态势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虽然大力度持续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会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但在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和结构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出现反覆和不确定。据测算,第二产业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强度的下降可超过一个百分点。因此,要下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品产能的扩张,限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型产品的出口,降低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增加值率。因此,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动 文章认为,提高核能、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可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核能发展迅速,比重持续增加,从2005到2009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增长50%,占一次能源比重由6.8%上升到7.8%,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速度和增长量均居世界前列。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