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 | |
中国童丐真相 | |
http://www.CRNTT.com 2011-02-24 13:25:04 |
一天的乞讨颇丰,太阳一下山,“父母”就带他回家,跟踪发现,有时候他们住大统路的棚户,有时住“太阳山路”的棚户。跟踪还发现,这些所谓的父母对童丐的态度非常粗暴,不是辱骂就是毒打。外人干预,大人就放言:我打我的孩子,干你啥事?! 再深入棚户,发现那是一个乞讨群落,各地口音都有,河南、安徽居多,但对陌生人高度警惕,残疾童丐尤甚,见生人就躲,但也有露馅的,日常絮语中,他们最常提及的一个地方就是“太和”。 我在安徽生活10年,自然知道安徽有“太和县”,但是太和县地方那么大,该怎么掌握童丐的渊薮呢?太和人肯定知道。与其邻近的“古井贡集团”的老总,是我朋友,“古井贡”里有没有太和人呢?肯定有。人往高处走。 于是我和资深摄影潘文龙直奔亳州。“古井贡”的老总通过人事部门,把太和籍的干部调过来询问,有说知道,有说不知道的。说知道的叫老韩,曾在当地当过干部的他知道,宫集镇下面的几个村成群结队地出去乞讨。残疾童丐当地叫“瘫子”,童丐密集的村落叫“瘫子村”,名声在外的叫“宫小村”,操控瘫子的人黑话叫“带香的”。老总说,行!我放你假陪同记者调查。 所以老韩才是这次调查成功的关键。 时间是2003年的11月初。但我们在宫小村没有直接见到“瘫子”。 “都带瘫子外出了,这就是‘带香’的特点”,担任过当地行政村主任的老韩介绍起农活来如数家珍,“带香的”并不抛荒田地,一般“寒露”后(10月1日前)就停止行乞回村了,雇人把玉米、大豆收了,种下小麦后就又“带瘫子”出去了,“香主”都这样不料理麦子的,每亩代耕费25元;每亩收割费35元,“香主”重效率,所有田地都叫人代耕代收,反倒从来不误农时,一般10月下旬出去后,在城里混到春节回来过年,然后再出去,每年6月回来还是雇人把麦子收了,种下玉米、大豆、红薯(称为麦茬红薯)……如此循环,是香主的一年作息图。当时的线人宫保林介绍,再早半个月,就可以看到“瘫子”像猴一样圈养着,不让出门,也不让外人近身…… 香主也有“退休”的。村里退休的香主介绍道,“瘫子”都是外面找来的,最初是在阜阳地面上找,年龄控制在8岁以上,15岁以下,太小了难养,容易生病,成本太高;太大了也不行,难调教,后来扩大到外省的范围找,越穷的地方越能找到,一般对瘫子的父母介绍,是招工的,做手工活,糊纸盒什么的,孩子管吃管住,每个月给工资。有各种各样的父母,有的巴不得快点将孩子出手,在家是个大累赘;有的舍不得,带香的就把他们和孩子一起带回家,住几天,让他们相信,同意了就签“租子协议”,先交对方押金,价格不等,手残的,价格低些,每年2000元。脚残的,多些,一年3000元,一般越残价格越高,长得越畸形,越欢迎,因为“要饭”的越糁人,越有人肯给钱。 至于“虐待”,业内人士承认有,最常见的就是不让休息,延长他们的要饭时间,有的“香主”逼他们一天要10多个小时。还有就是刮风下雨也“上班”,让他们冒着雨在公共汽车站,特别是上下班的时候,缠着心急火燎的男男女女……还有就是钱讨少了,打骂,冻馁,不稀罕。不过,“瘫子”也不是好惹的,第一,会罢工,不干了;“香主”要再打,他就报警,举报虐待残疾儿童,拐卖残疾儿童。第二,“瘫子”虽然大都不识字,但是都认识自己父母名字,他要求每个月先寄钱给他父母,然后给他看过汇款单,才干活。第三,他们也会“跳槽”,逼急了,他就换个香主保护。最后,他还会“兼职”,同时为两个“香主”打工,到时候通知他父母分头香主要“工资”…… 7年前的报道(见新民周刊2003年第46期封面报道《丐乡大起底》)当时引起了央视和凤凰卫视的重视,报道刊出后不久,笔者曾应邀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专题《职业乞丐调查》,阜阳市政府闻讯后,曾出动警力和村镇干部对宫集镇宫小村及周边重点村庄、重点人群进行了摸排、调查,公安机关执行了打击方案,“残疾童丐”行乞现象确曾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尴尬的民间打拐 好比沉下去的帖子重见天日,7年前的报道因为微博打拐的需要而重新“红”实属罕见,原因大抵是“随手拍”的流浪儿童照片在互联网风雨大作后,无数网友需要进一步的事实诠释,打拐的发起方也需要具体的、进一步的事实支撑:这些孩子(特别是行乞的)来自何方?是谁把他们拐到街上?他们的父母什么态度?他们是“被拐”还是自愿出租?乞讨是饥饿所迫还是敛财手段? …… 事实上,残疾童丐现象只是“打拐”风云的一个附属部分,换句话说,网络打拐范围应该大于我们的报道对象。凤凰周刊记者邓飞报道的“彭高峰寻子”,就和“残疾童丐行乞”无关,被拐的儿童并不都是“被迫行乞”的,而是可能“被续香火的”,“养父养母”抱养的手段虽然“极不道德”或者严重违法,但对孩子本身并不一定构成肉体伤害;这样的“养父养母”虽然参与“拐孩”,但是否必须绳之以法?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