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蔡元培后人拒绝迁墓北大

http://www.CRNTT.com   2011-12-05 14:45:58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元培学院的学生在蔡元培的石像前缅怀这位老校长。
  中评社北京12月5日讯/近期,关于蔡元培先生是否归骨北大,坊间议论纷纷,声音各异。11月7日,学者傅国涌撰文《蔡元培为何不能归骨北大?》,更是引发热议。

  1940年春天,“北大之父”蔡元培在香港病故,抗日战火连天,北大则迁到昆明,与清华、南开合组西南联大,局势混乱之下,蔡元培只能长眠香港,葬于香港岛西南角山坡的“华人永远坟场”。

  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几番关于蔡墓迁回北大的声音,但都不了了之。今年11月,独立学者傅国涌撰文回顾蔡墓始末,随后蔡元培的孙女在香港拜祭祖父,表示没有迁墓之意。一来二去,一桩70年前的陈年旧事再度被摆上辩台:蔡元培墓应当放在何处?蔡元培的精神又在何处?

迁墓呼声持续数十年

  因为独立学者傅国涌的一篇专栏文章,“蔡元培墓应该放在哪里”忽然成了热门话题。在这篇名为《蔡元培为何不能归骨北大?》的文章中,傅国涌搜集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报人罗孚关于蔡元培墓的几次呼吁。傅国涌的搜集引发了更多人对蔡元培墓始末的兴趣,“北大之父”客死香江,其后不断有人提及这一境况。

  1977年余光中前往香港蔡元培墓致祭,见荒烟蔓草不胜唏嘘,作诗《蔡元培墓前》:“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大学在香港的校友会筹资重新修葺蔡元培校长墓,将墓碑换成花莲出产的青麻石,但蔡墓至今没有蔡元培的遗像或雕像。

  1985年,任《大公报》副总编辑兼《新晚报》总编辑的罗孚在《关于蔡元培的坟》一文中说,“整个山坡上,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堆满了一座座坟墓,又不是一排一排有规律地陈列着;那格局是杂乱的……万坟如海,蔡元培的坟墓就淹没在这样的一坡坟海之中。”此文曾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