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陈丹青:我越来越不懂毕加索

http://www.CRNTT.com   2011-12-30 14:37:03  


陈丹青日前在上海中国馆做题为《机遇与困境》的讲座。东方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讯/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11毕加索大展”名家解读系列讲座上,知名艺术家陈丹青在中国馆内做了题为《机遇与困境》的讲座。作为一位“50后”艺术家,陈丹青的青年时期恰逢“文革”,这一辈的艺术青年基本在苏联写实主义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成长,西方属于毕加索的时期早已翻过一页,而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毕加索的进入却已经从上世纪20到30年代时的世界先锋,变成了一段历史。陈丹青说,读不读得懂毕加索,或者说以毕加索为例的艺术,应该有其一定的知识背景作准备。

陈丹青:我越来越不懂毕加索

  解放后毕加索曾消失

  我们今天为什么来理解毕加索,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的问题。

  毕加索1881年生,跟鲁迅同年生。如果在座的有“50后”像我这样的一代人,或是之前的年代出生的人,我们很有幸跟毕加索生活在同一个时代。1973年,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在江西农村,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叫毕加索,但是我看不到他的画。但毕加索的名字传来中国差不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到1949年。那时候中国正在战乱当中,中国政府没有可能邀请一些欧洲的展览来到中国。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些前辈曾在法国留学,像徐悲鸿。他不但不懂毕加索,还讨厌毕加索,他也不喜欢印象派,他喜欢的是古典艺术。

  一直到出国以后我才知道,徐悲鸿懂的不是“古典主义”,也不是“印象派”,而是沙龙文化。刘海粟是另外一种画家,他觉得毕加索的画跟中国画文化相通。他们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徐悲鸿为主的北方现实主义的阵营,还有一个就是以刘海粟为主的现代主义阵营。到了1949年以后,当然是以北方的徐悲鸿为首的现实主义阵营取得了最后的政治上的地位。1949年以后“印象派”也受害了,基本上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销声匿迹了。

  1957年,中国美术杂志刊登了一张印象派的画,在学校里面有一群年轻人因为喜欢毕加索,喜欢塞尚,受到了学术的批判,而后来有的青年因为模仿毕加索而被打成了“右派”。这就是毕加索在我们中国的情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