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中国式礼品消费“指南” | |
http://www.CRNTT.com 2012-02-29 13:52:44 |
超级礼品酒:“刚需”无限 加价也要买——人家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经济学原理中有个基本的“需求定律”,它是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时,需求就会下降。”比如一种酒价格上涨了,购买的人自然就会减少。 但也有例外,经济学家们将有悖于这一定律的现象称之为“吉芬现象”,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也随之增加。现在,我们可以为之加上一个奇妙的例证:中国春节时候的茅台和拉菲。 “越贵越抢手”或许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茅台到底有多好喝”、“拉菲究竟是个什么味儿”显然是无法提供解释的。或许在中国,国酒茅台和“洋茅台”拉菲早已超越了其本质属性,而是变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超级礼品酒”。总之,对于送礼人和收礼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送茅台永远不会错 在北京西四环边上一条并不起眼的街道上,不足200米范围内就开着5家综合性的烟酒店、一家“国酒茅台”专卖店和一家“红酒坊”。张为先经营的是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烟酒店。“这周围都是政府机关和部队大院,需求量大,所以每家生意都不错。”他说。 “老板,53度飞天要一箱,今儿能拿吗?”刚刚进来的顾客和张为先熟络地打着招呼。“有倒是有,但上次那个价恐怕不行了,整箱拿,最低2300。”张为先说。而在销售柜的橱窗里,53度飞天茅台酒的价签上则标着2380元。 “行吧,酒没问题就行。”顾客有些无奈,但也并不太在意。“年初也就一千八九,中秋涨了一次,过了元旦就小两千五了。”他说。 “您这是送人吧?那就送点别的呗。”旁人问道。 “领导客户什么喜好的都有,送礼送不对可是会吃力不讨好。但是,送茅台永远不会错,就算他不喝酒,也可以转送给他人,实在不行卖掉也行。”这位顾客说,“茅台虽然贵,但越贵越难买越要送,因为这会让领导和客户觉得更有面子,也显得你更有诚意。您看,这时候茅台多贵多难买呀,但我还是给您拎来了。”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茅台涨价了。随着元旦春节的陆续到来,作为第一礼品酒,茅台的价格也撒了酒疯般地上涨。以最为畅销的53度茅台为例,其零售价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冲破了2000元,这让茅台酒厂对其最高1099元零售限价成为了一个传说。 “1099?旁边不就是一家茅台专营店嘛,53度的飞天,它就从来没有过货。”张为先说。 “如果茅台200块一瓶,而且和牛栏山一样哪里都买得到,说不定销量反而不如现在了。”张为先半开玩笑地说。 全球拉菲中国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开始从刚刚进入内地的香港电影中听说拉菲这个名字:风流倜傥、多金豪气的男主角轻描淡写地对服务生说:“给我开一瓶拉菲,要82年的。”然后,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 拉菲虽然算得上是法国顶级葡萄酒,但也仅仅是“之一”,远远算不得最好。但是,香港富人对它的钟爱很快传到了中国内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政商界最上层的圈子中已经开始流行喝拉菲,毕竟茅台、五粮液再贵重,也终究是土产,喝拉菲就显得国际范儿了。 进入2000年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发音标准地说出“Lafite”这个法文单词,而传说中最好的1982年的“Lafite”更是几乎成为了拜物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拉菲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产自法国的葡萄酒,而是一种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征,犹如茅台一样作为一个特定的符号存在。总之,没有尝过82年的拉菲是什么味儿,哪里能称得上是成功人士?! 与此同时,拉菲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随着人们的热情一路狂奔。过去十年,1982年的拉菲价格上涨的幅度接近1000%,其他年份的涨幅也至少在四五倍以上。 “现在全世界的拉菲几乎都被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买走了。”国内最专业的进口葡萄酒交易网站道喜红酒网董事长兼CEO陆昂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买家创造了拉菲今天的价格,比同级别的其他酒庄要高出两倍还多。 对于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拉菲崇拜”之风,很多真正懂得红酒的人并不十分理解,“其实,拉菲的风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最重要的是,拉菲和大部分中餐的菜肴并不配合,往往是两败俱伤。”一位职业品酒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但是,1982年的拉菲头上顶着的“国王用酒”、“评酒大师给出100分”的光环,对中国的富豪新贵和官僚阶层有着致命而准确的杀伤力,这似乎与茅台如出一辙。最顶尖的政商精英作为意见领袖喜爱的东西往往会被迅速地、自上而上地模仿和追逐。于是,也就有了“洋茅台”拉菲的中国奇迹。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