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张亚中:马英九面对历史定位的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2-03-04 00:21:55  


 
  在论及台北与北京及华府的关系时,曾经担任“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其任内曾经提出“和中、友日、亲美”的论述。“和中”表示与中国大陆要“和平相处”,“亲美”则是“亲近美国”。“和”与“亲”两个字所代表的意涵足以彰显台湾在面对中国大陆与美国时不同的心态。

  在此次选举中,美国的态度基本上是支持马英九。我们可以解释说,美国希望两岸关系能够和平发展,但是也可以认为马英九在其第一任期内,“不统、不独”、“只经不政”的政策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支持现有的“独台”趋势。看来美国在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并不会改变这项原则,这使得马英九在思考两岸是否要进行政治性的安排时,多了一些限制。

  应追求巩固两岸和平发展的“后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其实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对于台北而言,政治学上的“功利主义”与“个人自由主义”是主要的两个思维。“功利主义”指的是在两岸交流互动中,台湾是否能够获得利益。台湾企业界这次站出来支持马英九,“利益”是最大的原因。“个人自由主义”落实在“国家”层次即是强调“国家主权”或“台湾主体性”,国民两党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相当大的接近。国民党的表述方式为“‘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台湾是我们的家园”,民进党则是“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

  北京同样的也是没有放弃“功利主义”与“个人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北京在推动两岸经贸交流时,虽然在ECFA愿意“让利”,但是同样有政治利益的考量。在两岸互动中,也坚持主权不可分割的立场。

  “功利主义”与“个人自由主义”是政治思想的主流,当然有其必要。正如同“利益”与“主权”是两岸互动中必然会考虑的重点,缺少“利益”与“主权”的坚持、考量与妥协,两岸连基本的互动都无法展开,但是仅仅依靠这两个思维,两岸是无法长期稳定与和平的互动。

  在“功利主义”与“个人自由主义”之外,还有一个政治思想是值得两岸思考的,就是“社群主义”。所谓“社群主义”简单地说,彼此应该把大家看成是同是一个社群内的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关怀与协助。

  马英九在其第二任的任期内,我们期望可以往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即是强化两岸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在这一方面,不仅要深化两岸的经贸交流,更要开拓两岸的文化互动,让文化强化两岸的连结。

  社会建构主义所称的“文化”,不仅是一般对“文化”的概念,它包括两岸的认同,一个对过去历史、目前互动、未来发展的认同。在这一方面,我们期望马政府在历史教科书方面能够进行关键的“反正”工作,改变目前“台独史观”或“独台史观”的呈现方式,用“共同体史观”来还原目前的“在地史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