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4万亿”传闻与塔西佗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2-06-07 08:05:42  


  中评社北京6月7日讯/前几天,在深圳最引人关注的社会新闻莫过于“5•26飙车案”了。一辆豪华私家车于5月26日夜晚狂飙引发车祸,伤亡惨重。尽管警方多次通过媒体公布证据指认侯某为车祸犯罪嫌疑人,力图澄清公众的疑云,但网上的质疑声浪反而更加高涨。

  证券时报发表评论员孙勇文章表示,类似的“澄而不清”现象,也发生在经济领域。目前,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稳增长”被置于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国将实施“4万亿2.0版本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传闻甚嚣尘上。国家发改委为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所谓"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呼之欲出以及4万亿投资2.0版来了"等不实报道”。然而,公众对此并不买账,不少人甚至认为发改委的澄清之举是欲盖弥彰。

  以上两个热点新闻具有一个共性,即公众的质疑或猜想与官方的解释或澄清之间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出现“官方越澄清,公众越质疑”的吊诡局面。对于公众和官方之间的这种不信任关系,政治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定义,称为“塔西佗陷阱”。所谓“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它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最早提出这一定义的,是古罗马执政官塔西佗。毋庸讳言,在当下的中国,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呈下滑趋势,“塔西佗陷阱”在某些领域已然出现绝非夸大其词。

  文章称,公众不信任官方的澄清或解释,是因为既往的无数事实都让我们多了一分警觉之感。以社会领域为例,翻车、沉船、火灾、毒奶粉等事故频频发生后,官方公布的受害人数和公众的现实观察经常相差甚远。再以经济领域为例,在房价、物价涨幅等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经常远远低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而在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以及医疗社保改善程度等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则通常远远高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官方的这些统计数据,也受到媒体或其他学术机构的挑战。这一切,无疑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伤害。其中,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多次失败,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尤其严重。由于“调控声声急,房价步步高”的异象屡屡上演,很多人甚至形成了将政府调控视为房价反向指标的心理。可以说,房地产领域是“塔西佗陷阱”的重灾区。

  当然,公众的某些偏执情绪,也是“塔西佗陷阱”形成的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塔西佗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曾经屡屡失信于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