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不在增速放缓

http://www.CRNTT.com   2012-07-19 08:21:53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讯/中国宏观经济半年报终于出炉,经济并未出现此前一些人担心的“硬着陆”,尽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3年来最低的7.6%,但季调环比折年率7.2%,仍高于一季度的6.4%。此外,基建投资增速的转正以及整体投资增速的回升,正在发出经济见底的信号: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很明显,应该说已经见底反弹,开始企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很重要的一个信号是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3.2%,比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了0.2个百分点,这说明宏观经济基本上已经“软着陆”。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加码的合力下,经济继续探底的势头会得到遏制,三四季度宏观经济将会呈现企稳态势,全年实现7左右的预设目标不会有太大问题。

  上海金融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今年以来,在内外需求萎缩、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面临着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的增长威胁:“投资、消费、出口”同步回落,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步趋紧。企业利润率、财政收入、工业生产、出口订单、房地产价格等全面下滑。经济增速的加速下滑,考验的是政府对于经济减缓的容忍度。“稳增长”目标的优先级再次提升,说明决策层对增长忧虑加大,也在用新一轮的政策刺激极力抵抗经济增长率的下行。

  然而,“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短周期见底在即,仍难改长周期放缓的趋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经济有自身运行周期,考虑到政策的迟滞效应,如果政策力度加码,很可能从政策预调、微调演变为未来的政策超调。大剂量政策刺激的后遗症太大。我们必须学会承受和接受中国经济的减速,因为无论是否愿意承认,中国宏观增长的大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

  事实上,作为赶超型经济体,中国两位数的经济增长是靠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模式实现的。然而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打击了发达国家的支出能力,导致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总需求出现明显下降,出现了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冲突。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