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历史辨析:孙中山最具争议的“革命”行为

http://www.CRNTT.com   2013-02-02 09:18:25  


杨奎松:孙中山到底爱国不爱国?
  中评社北京2月2日讯/腾讯历史日前登载专题文章《孙中山总爱与侵略者合作》表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先驱”,但“革命先驱”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全然没有可供商榷之处。

  孙氏最具争议的“革命”行为,莫过于其屡屡选择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之际,不惜代价发动革命。这种革命手段,真的有必要么?
 
四个案例:孙中山为寻求日本支持不计任何代价

  自1894年创办兴中会,孙中山就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有了明晰的认知。但即便如此,孙氏仍然多次选择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与之合作策划发动起义。

  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希望日本援助25000支步枪和1000支短枪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侵略中国。孙中山即决定利用清廷无暇他顾的机会,策划起义。1895年3月初,中日两国硝烟正浓之际,孙中山多次前往日本驻香港领事馆拜见领事中川恒次郎。据中川致日本外务省的信函称,孙中山来访的目的,是计划在广州起义,希望日本能为其提供25000支步枪和1000支短枪。中川还说,当时广州已有日军计划进攻广东和孙中山在日人参与下打倒官吏的流言,华人对日本已颇露敌意,此可证孙中山求助日本的行为并不得民心。

  这种不得人心,孙中山自己事后也是承认的。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如此说道:“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咀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

  广州起义的失败,与孙氏未能获得日本政府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中川恒次郎在其致外务省的信函中,并不赞同支持孙中山,理由有二:其一,孙中山等人力量、声望、准备都不足,“举事成功是难以置信的”;其二,战事虽仍在进行,但清廷败局已定,日本政府对从清廷手中攫取巨额赔款和领土割让已颇具信心,没必要再支持孙中山搞革命。不过,中川恒次郎也建议外务省,若清廷顽强抵抗,则也不妨支持孙中山:“若清国在北方聚集军队,坚决抵抗我方,则在南方让彼等举事。这不失为造成后顾之忧,以消其势之一策。” 

  八国联军侵华,孙中山答应为日本制造侵占厦门的借口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爆发,随后,八国联军侵华,其中日军兵力占了一半。孙中山认为发动革命的时机再度来临了。9月25日,孙氏赴台会见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和民政长官后藤新平,要求日方为其提供起义所需的武器弹药。其时,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有意侵占厦门,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福建,此前为制造出兵厦门的借口,已制造了本原寺纵火事件。但因列强抗议,其占领厦门的计划未能成功。孙氏的到来,再次为儿玉提供了机会。据孙氏自己1918年回忆:“时台湾总督儿玉颇赞中国之革命,以北方已陷于无政府之状态,乃饬民政长官后藤与予接洽,许以起事之后,可以相助。”

  儿玉当然不会真的只是对孙氏的革命感兴趣。其答应援助孙氏是有条件的,据随孙氏一同赴台的平山周回忆,儿玉提出的条件是:“若孙以己之势力搅乱厦门,为(日本)制造(割让)的借口,使(日本)占领厦门,以后当可援助武器。”要怎样才能给日本提供所需的“借口”?后藤新平也考虑好了,他“建议”孙中山:惠州起义后挥军北上,在香港和厦门之间的海、陆丰由日方援助武器,然后进攻厦门,夺取日本在厦门设立的台湾银行分行——该银行被抢,日军就有了开进厦门的借口了。

  孙中山有没有采纳后藤新平的“建议”?据随孙氏一同赴台的平山周的回忆,显然是答应了:“孙之求于后藤新平在于武器援助。然而后藤新平以为,日本政府已改变占领厦门的意图,故难以立刻应允孙的要求。……孙中山为了再造支那全国,不得不许诺割让厦门一角,两者合作于此成立。”孙氏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在和儿玉会谈之后,孙氏向潜伏在惠州的郑士良起义军发出命令,要求其改变原来向广州进军的计划,而改向厦门进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