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中国的外交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3-08-05 09:00:10  


 
韬光养晦外交传统要继续保持

  中美关系的定位和话语的建设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过程,过低了不符合现实,也起不到减少误判管控危机的效果,过高了却相反会产生新的误判,更让人担心的是其“外溢”功能,即往往会被其他国家过度地或者不符合本意地歪曲解读,结果可能缩小中国的外交空间。怎么样才能够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首先,韬光养晦的外交传统要继续保持,而且还要继续对外阐述。关于这个传统要不要坚持的问题,中国国内议论已经多年,国际上对于中国已经放弃这一做法的观点也不少。但是冷静观察这些年的中国外交,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这样判定。中国外交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型的(reactive),韬光养晦的传统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原因很简单,中国的重点仍然是国内建设,中国也没有像美国那样,希望输出自身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意图,正如世界银行前总裁佐利克所说的那样:“美国作为一个守成大国并不是想要保持现状而是要推广美国的理念,而中国虽然是一个崛起大国,她的政策确是在传统的国家格局观念和不干涉原则的指引下”。中国必须要让世界信服中国没有变,而是美国人和一些国家看待中国的认知变了。

  第二,适度“示弱”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世界观,同美国建立新型关系不是为了同美国平分天下,也不是要重写国际规则,而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进一步融入现行体系。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虽然向中国方面倾斜了不少,但是美强华弱的情况并没有本质变化。相反的,随着两国日益深化的互相不信任,导致中国感到不安全以及没有被现行国际体系尊重的不公正的心理上的“弱”,在这两年有增加。这种“弱”与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强”有很大的落差。也就是说,中国自我认知和别人的认知之间的差距大得让人吃惊。这就需要适度展示中国的这种“弱”,来稀释外界对中国“强”的误认知。美国的亚洲再平衡的一些言行,增加了中国的安全担忧,内部问题堆积如山让中国感到自身的“脆弱”,都可以适度地向世界说明。现在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即世界对中国崛起“强势”和中国对自己的“脆弱”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认识鸿沟。

  第三,需要积极参与地区机制的建设,进一步融入到地区框架之中。亚洲地区存在的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是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而周边国家对于中国的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感(不等同于中国威胁)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主动将自身的力量(power)放在地区框架的“金丝笼”里,能在很大程度上让本地区国家感到安心。中国的崛起是在融入现有的全球体系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类似;不同的是,中国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国,所以现在才需要中美建立战略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作为第二层的安心机制;第三层安心机制就是地区合作框架,这一点中国在过去十年已经有很好的实践,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略有退潮,需要重新探讨如何加强地区的机制建设,在东北亚如何推进以六方会谈为基础的相对固定的机制来包容朝鲜,在东南亚如何让东盟(亚细安)的主导作用更加得到发挥,同时也要努力让美国也积极地融入到亚洲的多边框架中来,而不是继续强化原来的双边体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