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杜平:“习式外交”的策略与能量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9:50:44  


 
  2013年6月8日至9日,习近平和奥巴马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两天的会晤,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了共识。双方同意以不冲突、不对抗的方式处理两国间的分歧,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到合作共赢。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由中方首先提出,核心是不对抗、不冲突。可以说,这是中方对自己战略意图的表白,是对美国的一种承诺。可是,对美国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包袱和约束。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本质就是对抗,而放弃对抗就等于放弃遏制。因此,在“习奥会”之后,美国在东海和南中国海争端中以及其他重大问题上,并没有改变对抗中国的政策。这就意味着,中国也必须两手应对,既要避免无谓的对抗,又要不惧对抗、善用对抗。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方面出人意料地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涵盖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全世界都很清楚,这是中国针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所采取的又一反制措施。

  然而,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不只是针对日本,而更是针对其背后的美国。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公开偏帮日本,目的就是要把中国死死堵在近岸海域,阻断中国走向海洋强国之路。中方这项出其不意的宣布,使美国措手不及,因而本能地做出了对抗的反应,包括出动两架轰炸机沿防空识别区盘旋,以示抗议。可是,几天之后,美国竟然做出退让,同意本国民航飞机遵守中国防空识别区的管制规定。美国欺软怕硬,由此可见一斑。当然,美国不会轻易承认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存在,但对于这一即成事实,它已经无力改变,只好默认。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定,是中国对美国主导的东亚旧格局,所发起的一次空前无畏、空前有力的挑战,也是对美国反应模式和反应能力的测试。中国此举所发出的信息非常明确:中国正在崛起,这个进程还在持续,美国必须承认和习惯;中国有勇气和能力反击美国发动的围攻,再也不会以忍气吞声地默默承受;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不会放弃主导亚洲事务的天然权利。

  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议论“韬光养晦”策略的得与失。习近平执政之后,中国主动进取的外交姿态,使外界认为中国已经放弃了这一策略。种种议论,其实都失之偏颇。中国传统的谋略智慧,讲究法无定例,不拘一式,顺势而为。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外交策略,是基于当时的时局判断,既要韬光养晦,更要有所作为。两者交互并用,才可相辅相成。不善于韬光养晦,就无远谋大略;没有远谋大略,就不能有所作为;不能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就无意义。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对外事务中之所以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灵活应对、沉稳进取,就是因为既接受现状,但不苟且于现状;既善于韬光养晦,又不被“韬光养晦”所羁绊。

  东亚地区的国际秩序还在演变之中,中美两股力量将决出东亚新格局。而在适当时候,中国还会继续借助与俄罗斯的亲近,借力使力,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不久之前,当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被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冷待之际,习近平专程赴俄罗斯捧场,就是典型的事例。而在乌克兰危机中,中国一边隔岸观火、一边适度介入美俄博弈的策略,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在新的亚太格局中成为主导者之一,不再做被动无奈的接受者。而在这个进程中,“习式外交”过去一年所展露的雄心、胆识和能量,已经让对手心生敬畏、不敢轻蔑。这个关键的开局,预示着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中国还将营造出更多别开生面的棋局。

  作者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