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难处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4-03-14 00:53:09  


 
  互信与认同,是两岸关系最重要的思想基础与政治意识观念构建。没有两岸安全互动,就无法建立深厚的互信;而没有深厚的互信,就没有共同认同。就两岸关系而言,由于历史的缘故,所谓安全互动,最基础的一步就是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为达成和平协议创造条件,实现两岸真正持久的和平。

  所谓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国际社会在冷战时期“欧安会”的实践中发展而来,其核心概念,是建立信任措施(CBMs),目的在于通过机制化的互相通报、军事交流,讯息交换,军事专家和领导人互访,联合行动以及定期检验查证等,让敌对双方瞭解彼此战略意图和武装力量的调动部署以及决策机制,以减少和消除因误判和意外事件而引发战争和冲突。目前,中国大陆与周边不少邻国已经建立起了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海峡两岸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军事安全考虑和安排,如专家所言,是两岸间的沟通机制、约束机制和通报机制,其性质,当然不同于国际社会中普遍适用的军事互信机制。两岸之间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除一般的防止彼此军事误判引发意外冲突之外,还应该强化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内涵,防止国家的主权分裂以及共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等内容。

  客观地说,建立这样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完全符合两岸民众意愿和共同利益的,得到台湾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故国共两党在2005年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明确提出“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2008年台湾大选时,马英九也曾将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列入其竞选纲领,当选后还向美国报刊投书,表示“为给两岸持久和平奠基下坚固的基石,我们将努力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并为两岸和平协议的协商创造有利条件。”台湾军方并为此规划了“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建立落实的三个阶段。

  但其后台湾方面对于贯彻落实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却迟迟不见行动。2010年3月,时任“行政院长”的吴敦义在回答“立委”提问时,表示两岸如果要进入谈军事互信的阶段,首先要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接下来是循序渐进的谈。但到了七月底,吴敦义改口表示“两岸谈军事互信时机未到”;后来台湾当局更是杳无音信,再不提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一事了。

  如此一项深得民心,可以大大改善两岸关系,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更加巩固完善,又能为马政府加分,且已规划多时,成为马政府公开宣示的一项重大政策就这么无声息地湮灭了,其中奥秘确实值得深思。笔者曾对此做过一些探究,归结起来无非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