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乌克兰与俄罗斯 千年来谁出卖了谁?

http://www.CRNTT.com   2014-03-31 08:30:29  


 
大革命与大饥荒

  到1914年,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属于俄罗斯帝国,而以利沃夫为中心的西部加利西亚地区则是奥匈帝国的领土。在悲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俄军中作战的乌克兰人先后多达350万,在奥匈军队里也有25万乌克兰人。分属两大阵营的乌克兰同胞被迫兵戎相见,充当了统治者的炮灰。

  大战的结果是古老帝国走到了末路,1917年二月革命宣告沙皇政体的崩溃。4月份,基辅召开了乌克兰中央拉达大会,中央拉达主席,著名乌克兰历史学家格鲁雪夫斯基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上向游行队伍发表了演说“乌克兰人!千年的枷锁已被打破,你们解放的时刻到了!”十月革命之后,1917年11月20日,乌克兰中央拉达宣布成立“独立、自由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几乎与此同时,听命于莫斯科的乌克兰布尔什维克宣布成立“苏维埃共和国”,乌克兰随即陷入内战,局势一片混乱。

  在欧洲国家的近代史上还不曾有哪一个国家经历如此激烈的内战、政府权力如此彻底的瘫痪。当时乌克兰同时存在多达6种互相仇视的武装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古城基辅竟然在“佩特留拉匪帮”、白军、红军、波兰军队间五次易手。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形下市民无所适从,见什么人挂什么旗的窘境:“……要是抢劫犹太人,那就准是佩特留拉的人,要是‘同志们’,那一听说话,也就知道了……隔壁的格拉西姆·列昂季耶维奇就是因为没看准,糊里糊涂地把列宁的像挂了出去。刚好有三个人冲他走过来,没想到就是佩特留拉手下的人。他们一看见列宁像,就把格拉西姆抓住了。好家伙,一口气抽了他二十马鞭……”

  最后,保尔·柯察金为之奋斗的苏维埃红旗战胜了“佩特留拉匪帮”的蓝黄旗(今天乌克兰共和国的国旗)和其他势力。除了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统治下的加利西亚,其余大部分乌克兰土地上成立了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并于1922年12月30日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正式加入苏联。

  为了把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现代化工业国,从1928年开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然而,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是靠牺牲农业的巨大代价换来的,苏联一方面向国际市场大量出口粮食,一方面在国内采取武力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在粮食产量不断下滑的同时,中央的粮食征购指标依旧很高,这最终导致1932年史无前例的饥荒。

  作为苏联的粮仓(当时粮食产量占全苏42%),乌克兰在这次大饥荒中遭到特别沉重的打击。1931年,乌克兰粮食产量1760万吨,上缴国库700万吨。1932年,乌克兰粮食产量降到1280万吨,但苏联政府的征粮指标还有660万吨!最后,这一年苏联政府竟从乌克兰运走700万吨粮食,付给农民的粮款只相当于市场价的5%。在这一年的冬天,乌克兰一个5口之家的农户只有80公斤存粮。也就是说,每人每月只有1.7公斤。农民只好宰杀牲畜,收集野菜和树叶来补充粮食的不足。在长达22个月的饥荒中,农民没有见到过面包,食品严重短缺,大批人因饥饿死亡,农村变成一个个废墟。为了防止饥民外逃从而泄露饥荒的消息,扰乱工业建设,苏联政府甚至动用武装力量切断公路和铁路交通。两个月内,超过 22.5 万名农民由于逃跑而被捕,有85%的人被送回了自己的村子,等待他们的仍然是饥饿和死亡。

  根据俄罗斯国家杜马2008年公布的数据,在这场饥荒中全苏联共有700万人死亡,其中乌克兰人超过一半,达到400万人(当时乌克兰总人口约3400万)。对此,乌克兰历史教科书指责 “1932年大饥荒是莫斯科故意制造的,目的是压制乌克兰人独立愿望”。俄罗斯则认为,饥荒不仅造成乌克兰农村人口大量减少,苏联其他地区农村人口也急剧减少。1926年和1937年全苏人口调查数据表明: 30年代初的饥荒导致哈萨克斯坦农村人口减少30.9%,伏尔加河流域减少23%。因此,这场饥荒是“我们的共同灾难”。

  大饥荒前的1927年,俄罗斯人的数量是乌克兰人的2.25倍。而到了大饥荒后的1937年,俄罗斯人已是乌克兰人的3.5倍,占苏联斯拉夫人总数的比例上升到四分之三。俄罗斯人在苏联特别是斯拉夫民族中一家独大的人口格局就此奠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