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货币政策的难以承受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4-09-04 09:32:16  


 
  首先,货币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总量政策,用货币政策来调结构可谓工具错配。一般而言,货币政策调节的是经济体内或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松紧(无论是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这样的数量手段还是通过短期政策性利率变动这样的价格手段),但它并不能保证流动性的最终流向。能够真正调节流动性流向的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例如,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最终流入资产市场的流动性规模。但宏观审慎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属于不同的范畴。

  其次,要让货币政策发挥调结构的功能,即使采用最为透明化与市场化的机制,也必须赋予央行对借款者或中介结构提供差别化待遇的权力。例如,如果是定向降准,那么究竟对哪些部门的哪些机构降准?如果是再贷款,那么究竟对哪些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 从之前的定向宽松实践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倾斜的重点包括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与棚户区改造贷款。政策照顾的重点似乎并没有错,但究竟给哪些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多少更为适宜,依然是需要央行相机抉择的事情。这样的工作是由央行来做好?还是由财政部来做好?还是由国务院来做好?既然定向宽松赋予了央行新的权力,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监督并评价央行量化宽松的绩效?定向宽松政策是一种新环境的产业政策吗?针对金融机构的相机抉择是否会创造新的设租与寻租空间?这些问题目前似乎都还没有答案。

  再次,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应该是现代央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指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目标之间发生分歧时,应该允许央行克服其他部门的阻力,重点关注通货膨胀。这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越清晰越单一,就越容易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而目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目标越来越多的现实,似乎并不利于提高其独立性。例如,如果央行的定向宽松政策具备了产业政策的特征,那么央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纠葛,其实正在不断加深,要快刀斩乱麻将变得更为困难。

  第四,定向宽松政策的实施并不利于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虽然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央行正在实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M2向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转型。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已经使得传统的银行贷款、M2等指标变得越来越不准确,要全面把握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变动,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SHIBOR等似乎是更好的指标。然而,定向宽松政策工具关注的中间目标依然是数量,而非是价格。因此,对定向宽松的过度关注可能会妨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转变。

  第五,我们应该将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与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区分开来。目前对于PSL的界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会成为补充外汇占款的新的基础货币发行工具,有人认为它是央行干预中期利率走向的政策工具,有人认为它无非是新版本的再贷款工具。笔者认为,随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逐渐消失,中国央行的确应该找到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而最适宜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仍然是在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买卖。因此,央行与财政部应该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财政部应该发行更大规模、更多期限的国债产品,这除了能够提供更多资金来源之外,还有助于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充足的标的。毕竟,基础货币发行机制应该是仅考虑总量而不用考虑结构的,这与PSL的属性似乎恰好相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