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 | |
中评论坛:香港管治为何如此困难? | |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00:11:10 |
第二,从社会土壤看,香港是个移民城市,从清朝末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每次内地有重大事件,如战争,饥荒,各种运动,都会导致就有一批人来到香港避难或讨生活。这也决定香港人口构成中,有不少(对共产党)怀有“恐共、拒共、反共”心理的人。虽然香港回归已经17年了,但反共、拒共的土壤在香港依然存在,加上一些右翼媒体的歪曲宣传,有一些年轻人对共产党、对内地的印象不佳。是从2012年国民教育科被迫撤回的遭遇看,人心回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香港的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经历过港英时代,对那个时代也缺乏客观的认知。比如所谓的麦理浩“黄金十年”,如果只看到港英政府改善港人生活质素,而不了解其内在的驱动力,即面对统治危机(“六七暴动”的冲击)后的怀柔和对即将到来的香港前途问题的应对(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那无疑是理解不全面的。港英时代的历史需要正确、客观地认识,不应全盘否定,也不应过度褒扬,就像应该客观看待共产党、内地的发展一样。社会土壤的酸碱度适宜,pH值不过大也不过小,才比较健康。 第三,从香港的现实问题看,回归后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由基本法予以具体保证。但有关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两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区政府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香港的政治架构在回归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遇到了行政主导难以实现、行政与立法关系长期紧张、行政长官“孤家寡人”等一系列难题。香港社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有些当年的优势甚至成了今天的掣肘,如香港长期坚持的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受到挑战,大商家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张力逐渐加大,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年轻人向上流动的空间变小,贫富差距拉大,高楼价、置业难等。这些现实的问题互相交织,难以用一剂药就解决,不仅令特区政府“头痛不已”,也构成中央担心的管治问题的核心。 总之,管治是个系统工程。香港管治问题的出现不是突然的,解决起来也难以一蹴而就。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