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缘于财政软约束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09:20:10  


 
  文章表示,在一个经济体中利率不止一个,而有很多层次,包括短期到长期利率、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通常,央行会选择调整最有代表性、影响力、又最容易控制的利率,以此影响其他利率。由于中国长期是以银行融资为主的国家,因此调整存贷款利率成了自然选择。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降息,就是指通过行政手段调整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其他利率。而在一些金融体系发达国家,则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市场利率。

  现在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以及信托等金融创新手段使得市场无风险利率不合理地走高;另一方面,受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城投债及各种信托形式又拉高了整体利率水平。再清楚不过,只要无风险利率维持在不合理的高度,就意味着许多合理的投资项目无法上马,在价格上挤出了比如民间项目的融资等其他投资。而传统的降息,即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影响人们投资行为的主流利率,从而影响经济总产出的无风险利率的传递链条,中间有一个断层。因此,打破地方政府对城投债的隐形担保,打破理财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降低社会的无风险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比简单通过降息来实现经济增长更有成效。

  文章指出,今年以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已有了顶层设计,并在最新发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把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难题,国务院上月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这一重磅消息,这不仅对地方政府是“当头一棒”,而且也宣告了银行向其融资平台大量投放贷款方式的终结。可以预期,随着治理地方债新规得到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必将逐步化解。但央企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仍有待国企改革尤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最终以法治与更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把央企的预算约束做实、做硬。

  文章最后说,在大量缺乏预算软约束企业导致 “融资难、融资贵”、梗阻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情况下,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没有理由发生重大转向。扭转货币政策失灵的局面,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需要依靠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将国企与地方政府的预算真正管起来,把软约束给做硬。通过财政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来解决当前资源配置失衡,方能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扫清障碍。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