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APEC再定位:中国引领亚洲新雁行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4-11-17 08:48:5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要趋势。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要趋势。证券时报发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文章认为,从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上来说,亚洲区域经济集团化中,能胜任领导者的只有可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考虑到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日本自身长期的经济萎靡,加上二战的历史成见,很难想象日本能获得广泛支持。同为核力量国家,中印之间虽有较大文化差异,但基本上都能对区域利益的一致性达成共识,但是,印度在经济整体实力上短期内对中国不会造成实际威胁,这也是中国必须在亚洲的布局中取得先发优势的关键。诚然,中国已经逐步替代了日本在东南亚区域的一些领导职能,并在很多方面领先印度,但未来肯定会受到来自印度的挑战和日本的干扰;并且,美国和欧洲也不会对中国在亚洲的上位坐视不理。因此,谨慎而积极的区域布局就成了中国未来成功的关键。

  贸易合作整合东亚产业

  文章分析,首先是通过贸易合作,加强整个东亚的产业整合,发挥区域的协同效应,目标在于确立中国作为亚洲工厂总部的地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标志着其在区域贸易一体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东盟十国是东南亚囊括人口众多的国际组织,近来已成为周边大国争相合作的伙伴,不光中国、日本、印度,甚至遥远的美国,都不愿放弃在此区域进行的经济博弈,迄今为止,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都分别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之所以以此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始发点,一是因为东亚产业布局形成的客观需求;二是东盟10国中没有实质上的核心国或者核心集团,比较适合中国以大国的身份介入。具体来说,东盟内部缺少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主导权纷争激烈,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核心经济力量的协调和引导。在1997 年的金融风暴中危机在各个国家中迅速蔓延,东盟内部缺乏核心力量和共同应对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而现在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作为发展经济体,却有全球第二的名义经济规模。同时,中国近几年的一系列举措也展现了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态度。

  从贸易发展来看,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东盟10国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2005年7月,“中国——东盟货物贸易降税计划”启动标志着CAFTA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CAFTA正式建成,区内贸易进入“零关税”时期,双方互相开放市场。东盟的6个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文莱对中国的关税率降至0.6%,而另外四个新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率降至5.6%,就在贸易区建成的头三个月,贸易量平均增长超过60%。该贸易区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