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挖掘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增长点

http://www.CRNTT.com   2014-12-22 09:29:13  


 
  以上海自贸区为龙头的国内自贸区阵营扩容将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最主要牵引力量。2014年,上海自贸区内新设企业数量逾1.2万家,超过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20年的注册总和,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比2013年增长了10倍。更重要的是,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完善政府监管制度等,上海自贸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据悉,在广东、天津和福建三地自贸区落地试验方案中,有70%至80%的内容将与上海自贸区一致,其他20%至30%的内容将体现当地特色,广东自贸区将在土地金融创新、海关通关、金融改革等方面有超预期表现,福建自贸区将在加强两岸经贸关系方面有超预期政策,天津自贸区将在离岸金融和融资租赁方面有超预期尝试。这种竞争与互补模式的自贸区格局,打造出的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增长极,更有各自经验推广所产生的全国性红利。

  与自贸区并行,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空间优化棋盘上的另两个重要棋子。除了通过建设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示范带、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打造江湖关系和谐的生态廊道从而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外,长江经济带上区域经济之间将迸发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巨大能量。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中,首都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首都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基地、首都经济圈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及京津冀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四大板块将闪亮登场,京津冀城镇协调与共振动能将渐次释放。

  文章指出,无疑,以“一带一路”为动脉打造出的对外开放升级版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宽绰的增长点。一方面,中国将依托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规模达l000亿的“丝绸基金”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础设施所需要的投资,在惠及当地国家与民众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将实现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升级,并将有力带动国内过剩产能的消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以高铁建设为例,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需建高铁总长为1万公里左右,而铁路行业钢材需求量占钢铁需求总量3%左右,修建一公里高铁需要钢材3000吨,是修建普通铁路的10倍,这样,高铁出口就能帮助国内钢铁行业消耗一些过剩产能,同时,高铁输出,还能拉动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制造、光电显示制造、电子信息等的出口。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并不仅停留在资本输出层面,而是要以“一带一路”为纲,张自由贸易区之目。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8个,涉及23个国家。这些已在建和实施的自贸区都处于“一带一路”之上。未来更多打上中国标签的自贸区会如同璀璨的群星遍布于世界经济浩大版图的各个方位,拉动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势能将变得更加强大与坚实。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