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自贸区:经济特区的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15-01-07 09:36:55  


  中评社北京1月7日讯/继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之后,天津、广东、福建三地入选第二批自贸区,再度引燃了国内外对中国自贸区的关注热情。

  上海商报发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文章表示,中国设立的这4家自贸区本质上是旨在发展开放经济的经济特区的一种,就开放程度而论,自贸区堪称经济特区“终极版”。

  经济特区的前世今生

  文章介绍,旨在发展开放经济的经济特区始于欧洲。1547年,意大利在西北部热那亚湾里窝那Livorno城设立雷格亨Leghoyh自由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国境之内、关境之外”的经济特区开始流行于西欧,并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概莫能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世界已有26个国家设立了75个经济特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经济特区取得了更大发展,到1990年代初,其数量已经多达600余个。更重要的是经济特区功能、种类大大丰富,昔日功能相对单一的货物贸易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出口加工等功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此尤为热衷。时至今日,世界各国和地区设立的经济特区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种类: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货物过境区。

  由于中国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而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心理弱势问题,更由于自由港制度最初是由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加于我们的,时至今日,有不少人担忧自贸区建设会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承受的冲击。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我们也应该永远时刻注视跨境资本流动的潜在冲击力,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担忧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成为现实。如前文所述,经济特区最初就是当时位居国际经济领先地位的西欧国家率先设立的,美国也长期是北美洲设立经济特区最多的国家,美国1934年通过的《外贸区法案》鼓励和设立的主要是货物贸易仓储转运中心;1950年后又通过法案,允许货物在外贸区内制造和展出;进入1970年代后,美国对外贸易区发展提速,到1990年就超过了200个,遍及全美各州。

  除港澳这两个特殊城市之外,二战后中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实践始于台湾地区。在经济增长模式从进口替代转入出口导向的背景下,台湾于1966年在高雄设立了亚洲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69年又在楠梓、台中设立另外两个出口加工区,对台湾开放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1963年-1973年间,台湾出口年均增长32.4%,进口年均增长26.2%,工业年均增长18.5%,其中制造业年均增长20%;从1971年起,台湾持续多年的贸易逆差开始转为连年贸易顺差,摆脱了掣肘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

  台湾在经济特区方面的成功实践不可避免地投入大陆方面的眼帘。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自近代以来第一次得以以平等地位步入国际主流市场,以中美贸易突破为代表的对西方贸易迅猛发展,中国开始得以全面利用被隔离20余年的世界市常在此背景下,最高领导层注意到了台湾在这方面的实践及其成功。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外宾时不止一次提及我们正在研究台湾发展出口加工区的成功经验。所有这些研究,为改革后1979年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大经济特区城市做好了思想准备。

  正因为这样的厚积薄发,广泛汲取世界成功经验,中国的经济特区实验取得了举世闻名的巨大成功。时至今日,与最初触发我们学习效仿的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的经济特区建设早已青出于蓝。各类经济特区不仅为数众多、规模宏大,而且种类繁多,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贸区……对全世界经济特区种类的丰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存在发展不成功甚至堪称失败的个案,但就总体而言,各类经济特区对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深圳在短短30余年里成为拥有千万人口和强大高新技术产业、充满活力金融服务业的大都市,老城市的各类特区、试验区也成为本地旧貌换新颜的发动机。随着其他国家学习、引进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者日增,随着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五十个“深圳”海外中国经贸合作区的计划逐步铺开落实,中国经济特区建设会日益具有国际意义。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