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新情势与青年议题

http://www.CRNTT.com   2018-09-03 00:32:28  


 
  马英九的连任,使两岸经济发展这个超越政治认同的“中间路线”得到确认,并使民进党必须正视大陆事务、推动民、共交流。不过,仍须注意的是,在本质上,主张台湾本土意识的绿营支持者不在少数,两岸开放实质交流后,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认同度未有显着提升,这都形成对两岸经济发展这个中间路线的挑战。⑥特别是,再由国际间政治发展局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在多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以及所衍生的不公义现象,更形成广大族群对全球化经济局势的反扑,台湾自当无法自外其中。因此,从2013年起,由网络崛起的台湾青年世代开启了诸多涉及“公平正义”的公民运动,而在此时,又因国民党未能审慎面对局势,两岸经济发展与青年世代的公义问题相互碰撞。青年世代就在长期积累“两岸经济红利乃少数人享受”的情绪下,并对未来发展充满更多疑惑之际,引发了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

  对于“太阳花学运”造成的效应,相关讨论可谓汗牛充栋,多数评论也直指为冻结两岸关系之关键。不过,从上述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轴线来看,本文认为,“太阳花学运”或应被看作引导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的“推力”,亦即在“青年世代”对经济发展所衍生不公义环境的反弹下,造成两岸经济开放这个中间路线退场,“青年议题”取而代之成为两岸当局不得不正视的政策规划内容。基于此,本文进一步主张,“青年议题”这个自然浮现的中间路线,不但如同过往“两岸经济发展”之选项,乃化解政治认同争议的契机。另外,也因“太阳花学运”转变了过去长期围绕在“蓝、绿、红”的三角关系成为“绿、红、青”的三角关系,使政治面以外的两岸关系,即下层两岸关系开始能获得重视。

  二、“绿、红、青”时代与两岸面对青年议题之作为

  正因“太阳花学运”的效应,使得近来许多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论述,都经常聚焦“青年世代”之角色,这凸显本文所认为“青年议题”在当前作为一个“新中间路线”之意义。而从本文所提及的两岸关系发展轴线来看,由于经济开放乃是引发青年世代进入新中间路线的主因,故在当前如何提升青年世代对两岸发展之确定感,且同时由经济上让利给青年世代,将是目前淡化政治认同争议,并实质推进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

  在“绿、红、青”三方关系中,对于青年世代相关议题的投入,大陆方面走得最快。自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中国大陆即推出“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低收入、中南部以及青年)的政策,⑦同时,也以“鼓励台湾青年赴陆创业”为主打,另于2015年6月份后,由国台办分批成立22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与“海峡两岸青年创业示范点”,至2017年初,“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更增加至41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亦有12个,凡此,均明确展现了大陆以“青年政策”作为拓展两岸关系未来的积极性。⑧

  如同过去对于“两岸经济发展”中间路线之理解,当下要评估“青年议题”这个中间路线的“实践力”,自与青年政策是能否淡化政治认同争议有关。大陆于2017年5月提出以“一代一线”即年青一代、基层一线的方式,强调“全面与台湾青年、基层建立关系”便展现出深入落实“官民分流”政策,⑨并达成深耕青年基层之企图;另外,对台青年的让利,随着更细腻的政策规划,又更超越了红利给予之目的,而同时具备达成心理建设之意义。或许,大陆方面也注意到,自2014年起,“三中一青”的政策并未实质提升台湾年轻人赴大陆就业之比例,⑩这和当时广大青年的“天然独”意识应有相关。如同大陆学者所指,在两岸文教交流显着提升之同时,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认同其实未有提升,无论是赴大陆交流、就学、创业,台湾青年或许更像是“实用主义的过客”。⑪因此,后续包含“一代一线”的推出、以及2018年大陆再推出的“31项惠台政策”,甚至,福建省据此延伸的“60项措施”,都明显地展现持续强化政策效果之企图,在此当中,从创业到就业的全面性、准居民待遇之意涵,甚至以城市为单元深化政策内容来看,青年政策更连结了淡化青年对陆敌意,并发展心理认同、社会融入的实质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