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美国战略焦虑与中美竞合

http://www.CRNTT.com   2020-08-15 00:01:59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备受争议,任期内腐败、滥权、与俄罗斯勾联等丑闻迭出,最终导致遭到众议院弹劾。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为是政府内部的反对势力捏造了这些丑闻,用意是打击特朗普、共和党以及“美国核心价值观”。〔25〕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事上,相当数量共和党人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视为反特朗普势力的工具而非维护公众健康的专业机构,怀疑这一机构夸大冠状病毒威胁以贬损政府的领导力。〔26〕特朗普对国家机构和专家的评估极不信任,这是其抗疫措施缺乏持续性、合理性的重要原因。

  随着冠状病毒在全美蔓延,特朗普变本加厉地把矛头指向中国。先是不断指责中国隐瞒疫情,而后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暗示病毒由中国实验室制造并因管理不善外泄。这一切的直接目标指向仍然是选举利益。在新冠疫情之前,特朗普把竞选连任的“宝”押在美国经济增长上,反复宣称将“使美国再次伟大”。疫情来袭后经济成就无从谈起,民主党人指责其抗疫不力导致经济衰退。随着选举的临近,特朗普和共和党显然认为“替罪羊策略”可作为新的竞选的筹码和胜选路径。于是美国保守派政客和媒体不停地宣扬针对中国的阴谋论。特朗普甚至声称美国不仅受到病毒冲击,而且受到中国人的攻击。其支持者打出的危言耸听的政治广告,宣称“中国抢走我们的工作,杀死我们的人民”。〔27〕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时代里,各国和平共处彼此尊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国无视中国在全球秩序下建设性作用的咄咄逼人的举措,实际上挑战着现有全球秩序。

  这种策略短期内可能有利于其竞选,长远来看无疑危及全球地缘政治。〔28〕当然,即使没有新冠疫情,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也已十分明显。特别是特朗普上任后两国矛盾表面化、激化。特朗普从竞选到当选后,反复宣示要“击败敌人”,声称中国夺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窃取美国商业机密和技术。〔29〕反华心态直接导致了双方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贸易摩擦。

  二、中国: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大国

  冷战后美国藉经济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强行推销新自由主义发展理念。这种无视发展中国家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多样性的做法遭遇失败。“华盛顿共识”推出数十年,西方向非洲国家注入了超过一万亿美元“援助资金”,许多发展中国家依旧经济成长步履蹒跚,贫困率居高不下,社会和政局动荡不安。“(西方)援助使贫困人口更贫穷,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实际上援助本身就是问题所在。”〔30〕不仅无法实质性助益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援助资金还使相关国家形成发展依赖思维,并助长腐败文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