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媒: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如何建立

http://www.CRNTT.com   2009-10-16 11:26:02  


两岸军事互信应从不断深入的接触中加强并形成机制
  中评社台北10月16日讯/《中央网路报》今天登出特稿“如何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文章表示:“倘若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双方将可透过双边联系机制,掌握彼此军队调动与部署情况,其中涉及到高度敏感的‘国家’安全和‘主权’议题,以及台美军事合作和美中军事互动关系的质量与变化。基此,马政府目前仍然认为,这个议题很重要,但是具体推动的时机与条件,仍待美中台三方集思广益,建立共识并累积政治互信与专业,才能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具体步骤与措施奠定基础。”文章内容如下:
    
    一、前言 
  
  二○○九年十月八日,马英九“总统”在“总统府”接见“美国新锐政治菁英访华团”时表示,现阶段两岸关系中,“经济关系优先,政治关系比较不优先”,目前最优先的是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台湾对美国,也已经恢复双方互信,并采取“低调”(Low Profile)、“没有任何惊讶”(Surprise-free)的交往原则;此外,马英九指出,对于台湾、美国与中国大陆的互动关系,现在是六十年来最和缓的情况,双方可以同时跟另外两方建立友好与和平关系,有助亚太区域稳定。 
  
  二○○九年十月四日,巴拿马货柜轮“银海号”在澎湖西南方外海沈没,台湾与大陆、香港三方持续搜救两昼夜。缅甸籍船长已由大陆救难船救起,而台湾海鸥直升机也救起两名船员。由于当时三方的救难机、舰只能利用救难频道联络,使得救难工作事倍功半,困难重重。 
  
  基本上,台湾海峡中部以北及北部海域冬季海象恶劣举世闻名,台湾附近海域每日来往船只多达四、五百艘,对如此繁忙的交通与海事船难不断的环境,两岸确有必要展开军事互信机制的初步接触,继而建立海峡航道管制,以及联合搜索救难相关体系的合作架构。 
    
      二、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关键障碍 

  对于中共而言,台湾海峡当面不能维持长期有效的和平与稳定,不能具体的化解两岸长期的敌对与军事对峙,将威胁中国大陆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相对安全环境,甚至成为中国大陆整体发展的重大阻碍。 

  这种“国家”发展威胁的认知,是经过6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不论是1950-1980年代两岸处于高度军事对峙与军事冲突的历史轨迹,或是中共推动“和平统一”台海战略所发生的军事紧张危机,在在说明即使具备相对安全的需求,长期缺乏充分的战略保证与政治互信,相对安全的具体作为将无法开展。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台湾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无法获得与中共之间相对的安全与政治互信,台湾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边缘化与弱化的挑战与危机。海峡两岸的领导阶层不是没有这种相对安全需要的认知,否则也不会出现1990年代初,两岸之间推动政治互信的努力(例如<国统纲领>、国统会、两会制度性协商与签订协议,以及形成“九二共识”等成果)。但是这些努力,却因为过程中,政治互信的破坏,以及对双方政治作为的误判而化为乌有。但是双方企图创造相对安全的需求与动机仍然存在,这也是今天两岸关系恢复互动的重要基础。 

  2008年3月“中华民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以及国民党的重返执政,使得长期处于紧张与对立状态的两岸政治关系,存在了恢复与启动两岸良性互动关系的诱因与机会。 
  
  然而,如前所言,虽然两岸双方均拥有相对安全需求的认知,也不断释放政治善意,但是从2008年3月迄今,大陆宣示的政治善意表述,仅止于不断重申所谓“九二共识”,但北京对于台湾所主张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以及马英九表示“双方互不否定”的政治宣示,至今没有正面回应。因此,目前两岸双方所呈现的政治善意,不足以推动与巩固两岸相对安全,也导致两岸要开展军事互信的对话,甚至于相互提出完整的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路径图(Road Map),均困难重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