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对新兴产业行政管制当审慎而行

http://www.CRNTT.com   2009-10-25 09:47:19  


新兴产业不仅需要扶持,也需要引导。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讯/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已再现。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中国已将钢铁、水泥、风电设备6大行业列入重点调控目录,将协调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和引导。

  燕赵都市报刊登经济学博士马红漫文章表示,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有着周期性特征。鉴于这些传统行业的投资带动能力非常强大,从而成为历次应对经济危机“绝招”。但这些行业在应对危机之余,又往往成为引致产能过剩的急先锋。如今,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行业也陷入产能过剩问题。调控部门必须汲取传统产业周期性过剩的教训,力求避免类似循环在新兴行业中再度重演。

  文章指出,应对新兴产业过剩问题,关键恰恰在于“放”而非“收”。

  管制性调控的历史经验表明,行政力量过度介入市场,极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以钢铁行业为例,2005年调控部门实行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主题的钢铁调控政策。国内钢铁巨头纷纷淘汰了多数长材生产线,转而投资价格昂贵的高端板材生产线。然而,这些投资虽然吻合了政策指向,却意外遭到市场冷遇,近两年,板材单价甚至要低于普通长材200多元。与大型企业窘境不同的是,长材需求量的大增,让本来已经游离在生死边缘的中小钢铁企业获得了扩容的良机。由此,淘汰落后产能却最终导致“调控悖论”的出现。

  新兴行业的具体调控标准就更加复杂。正如“新兴产业”名称所言,太阳能、风能等产业发展方向并不明朗、技术标准也尚未确定,业内企业需要经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千锤百炼。该领域的行政管制应当科学分析,审慎使用。

  事实上,导致国内新兴产业“大跃进”的原因,除企业盲动因素外,行政力量介入也在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全国约有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大规模匆忙上马新兴产业项目,正是看重其对上下游多个产业的提振作用,进而期望达到快速拉动地方GDP的最终目的。在技术短板尚存的情况下,国内新兴产业在“拔苗助长”的短视中,加速沦为高风险、过度竞争的产业。

  文章称,新兴行业领域中存在“赢家通吃”的特征。因此,大量资本投入新兴产业固然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浪费,但只要最终能有一两家企业走到全球市场前列,其整体收益回报就能够弥补之前的投资损失。其间,行政力量介入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总量控制与分布规划,而应在于搭建信息平台和提供技术服务,让潜在入围者尽可能全面地掌控市场供求信息。

  传统产业调控的诸多前车之鉴表明,对于竞争特色迥异的新兴行业,调控政策切不可走“重规模、轻服务”的老路。放松市场无形之手,让政府回归服务角色,才是更加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