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坏消息送信人 不能射杀

http://www.CRNTT.com   2010-03-23 09:56:31  


  中评社台北3月23日讯/文化评论者南方朔今天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不能射杀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指出“在过去一年多里,替马政府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多矣,但有权者或因昧于现实而自信过度,或认为那一点形象资本即可一路撑到二○一二年,因此遂对所有坏消息皆佯装未闻,甚至对送信人心生恨意;而台湾根深柢固的两极政治,也使得护航护短者从不缺乏,于是,坏消息的警惕作用遂完全无法发挥,而这一蹉跎就是两年。”文章内容如下:

  西谚有曰:“你不能射杀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这句话在今天的台湾,格外使人感慨!

  因为,坏消息乃是人们不想听也不愿听的消息,因此他们的第一个本能反应,乃是赶快把送信人杀掉,以为送信人消失了,所带来的坏消息也就变得不存在。殊不知杀掉送信人,其实只是让自己失去了针对坏消息做好准备的时间。杀掉送信人的结果,最后是杀掉了自己!

  在过去一年多里,替马政府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多矣,但有权者或因昧于现实而自信过度,或认为那一点形象资本即可一路撑到二○一二年,因此遂对所有坏消息皆佯装未闻,甚至对送信人心生恨意;而台湾根深柢固的两极政治,也使得护航护短者从不缺乏,于是,坏消息的警惕作用遂完全无法发挥,而这一蹉跎就是两年。当最新的民调显示马的声望从去年“八八”迄今,已八个多月持续在下跌;马的民心指标不但落后苏贞昌一大截,而才窜起不久的蔡英文已能和他打成平手。这已证实了送信人过去所带来的坏消息。送信人并非恶意与偏见,只不过是早了几天就察觉到他的病灶。送信人所送的其实是对的消息。

  因此,现在应该到了他们澈底反省的时候了,而最核心的反省,一定需回到领导学里“领导性”的这个问题。无论任何体制,领导人地位的稳定都不能只靠“身分”与“角色”,而必须由他的“领导性”来证明。近代美国主要政治学家之一的奈斯比(RobertNisbet)在《权威的黄昏》里早已指出过,一个够资格的领导人应当是“一个社会团结与共识的象征”,他必须是那个社会的凝聚点,而不能成为力量分散的来源;从掌权之日起他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信用,使自己的政党与有荣焉,使对立的政党视他为可敬的对手。因此,奈斯比教授遂指出,好的领导人必须有某些特殊的英雄风格,但他也警告说,现在这个时代出名容易,与“指挥位置”无关的大众英雄已可藉着“表演自己”而出人头地,两种不同的英雄模式,已对领导问题造成了混淆。

  而类似道理,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柯文(TylerCowen)在《名声何价?》里则有另外观察。他指出在媒体时代,一种只想讨好各方,获得掌声,碰到问题就闪,以免被骂的政治人物遂告出现。这种政治人物已使得讨人喜欢的名声很大,与得到尊敬的领导能力很强,两者之间互相排斥。名声很大但领导权威小,遂开始在现实政治上出现。这就是马英九今天处境的写照,这就是“领导性”危机。

  因此,他们不但不应“射杀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反而应该感谢这些送信人,因为这些送信人带来的其实才是对的消息。在过去一年十个月里,他把自己那一点看起来很大,但实质上很小的形象资本,过度膨胀,居然超过了全球民主制度公认的政党责任制。这种颟顸自大,已使他的基本群众离他远去,而他那一点形象资本又不能转化成政绩资本,由“二线“总统”论”到“八八水灾”,那种不敢担责任的畏事作风,则被人们看破手脚。而在两岸关系上,他意图讨好各方替自己找个最安全位置的手法,最后是没有一方的好被讨到。他满意度持续下滑,不是被任何人打败,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而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在最近期间确实想在庶民问题上有点表现。但我们也应知道,当领导人的领导权威出了问题,他们即失去了对任何问题定调的制高点,再加上若有任何瑕疵,每件事都莫不治丝益棼,父子骑驴的困境无所不在,任何人皆可用“是否选票太多”来施压或发泄。“领导性”出了问题,已注定“不可能做出人们会满意的事”。如果再加上极受非议的苏起又被起用当特使,这种事情要想满意度回升,那已是毫无可能了!

  “领导性”出问题,就须从领导性的重建这一点上找答案,这必须从方针到人事全面重新来过。而我们的当政者会这么做吗?或是把带来坏消息的送信人全都射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