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对“热钱”蛰伏中国的别种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10-03-25 10:23:29  


 
  事实上,权威部门始终缺乏对“热钱”规模的权威测算标准,这不仅导致各方评估混乱,同时也让打击“热钱”的政策很容易陷入无的放矢的尴尬之中。业界对于“热钱”的基本算法,就是外汇储备增长规模减去贸易顺差与外商投资,所剩余的不可解释的外汇增长即为热钱。但这一算法极为粗糙,最为典型的事件,是在2007年一季度,当时外汇储备中不明来源增长规模高达733亿美元,由此导致彼时市场弥漫“热钱”狂赌人民币升值的说法,从外管局到专家学者纷纷支招,甚至直接掀起一波打击地下钱庄的热潮。然而在数月之后,最终的谜底却是一家国有银行曾将H股融资资金集中汇回,规模约为600亿美元,真正不可解释的外汇储备资金增长其实并不算多。这个事件虽然只是个案,但是它的确证明了打击热钱的措施缺乏针对性目标。央行副行长易纲也明确承认,热钱多以合法渠道进入,而且既有的热钱测算方法需要改进。这一官方说法,已经承认了“热钱”在中国的独特属性,笔者认为,对此独特性详加实证研究更加重要也更加急迫。

  一般而言,热钱进入一个经济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短期套利机会,但是进入中国的所谓“热钱”却显然并非如此。其一,海外市场尽管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但是预期的升值幅度并不算大。从海外市场一年期无本金交割外汇(NDF)报价看,本轮人民币升值预期不过在3%左右,远低于上轮升值预期幅度,热钱如果单纯为了博取汇率升值而来,那么实际套利空间恐怕极为有限。

  其二,“热钱”除了博取本币升值之外,还会参与当地股市和楼市以获得更多套利机会。但是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看,从去年11月起海外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开始趋强,但是其间所对应的境内股市和楼市行情却陷入胶着状态。无论楼市、股市,成交量均萎缩到了极点,不仅看不到热钱的身影,更遑论热钱套利取现了。
 
  其三,与资本项目开放的经济体不同,进入境内的热钱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如何兑现利润并流出。实际上,长期以来国内外汇储备中不可解释的数量一直在增长,以此标准看,就从未有“热钱”集中流出的迹象出现,也即套利资金并没有兑现出逃。

  综合以上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现实中的确有违规境外资金进入境内,但是这些资金的运行特征却并不符合传统热钱的定义。换言之,很多所谓的“热钱”在进入境内之后,并没有期望以短期暴利为追求,而是选择长期滞留中国境内。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构成数据不透明、境外资金入市测量标准不准确,让人们很难对这些海外资金的去向和意图给出较为明确的估计。笔者尝试使用排除法来判断境外资金的流向,从大环境上看,基于相对严格的监管查处措施,境外资金其实可以公开大规模投资的渠道非常有限。而从海外资金可能的运行形式上,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这些资金并没有迹象大规模进入股市楼市;另一方面基于国内实体产业竞争激烈、利润率普遍较薄,本土境内资金尚且苦于投资无门的局面,境外资金同样难以在实体投资上有所建树。海外资金长期滞留境内,但却没有明显的投资去向,那么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海外资金以人民币的形式停留于银行储蓄中,并最终进入到商业信贷系统之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