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如何观察两岸和平状态

http://www.CRNTT.com   2010-05-13 10:50:53  


网民建议大陆首艘航母应叫“中山”号以利两岸和平统一
  中评社台北5月13日讯/“和平是个模糊的概念,其范围可以非常广。两岸自1949年以后,期间除了三次台海危机,及几次海空交战外,几乎处于‘事实的’和平状态。尤其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两岸间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两岸间没有签署正式的停火及和平协议,两岸领导人也无法正式见面,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某种程度而言,以法理而言,两岸的战争/军事冲突状态没有结束。”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丁树范今天在《旺报》登出文章“如何观察两岸和平状态”,文章内容如下:

               和平难以定义

  另一方面,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双方领导人能正式晤面协商敏感的政治议题,并签署协议。然而,彼此大量的核武器仍瞄准彼此,而且,彼此间几乎没有任何经贸往来。即使如此,美、苏是处在和平状态。

  上述的陈述突显出和平难以定义。如果必要,则只能给予最简约的定义。那就是彼此间没有实际发生的,而且是有计划性的军事冲突。要强调的是,即使是这样简约,而且是可操作的定义,仍然是有灰色空间。

  例如,发生实际军事冲突前的动员,乃至于,彼此的强烈谴责,及由此而衍生的彼此敌意仇视,和心理上预期“可能”将发生冲突等。这些或都需要列入考虑。

             一、两岸和平观察指标

  为长期观察两岸和平状态,有识之士应设计两岸和平观察指标,依据指标定期得到指数,指数的变动及可反应两岸关系的变动。个人认为,有无签署和平协议(可以包含有无宣布放弃武力解决两岸问题,及有无实际的军事冲突)、有无心理上的冲突预期、有无相关的军事动员准备、有无针对性的军事演习、有无彼此敌意仇视、有无彼此强烈谴责,这6项可列为两岸和平观察指标。

     指标加权困难

  上述指标可能仍不周详。例如,如果中国仍然在东南沿海省分举行军事演习,但是,采取不报导低调方式,该如何归类?又如,是否该把领导人互访列为指标?再如,中国强烈反对美国对台军售该如何归类?

  再者,这些指标排除了高层互访及两岸协商等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标都必须反映在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因此,这两个指标都是工具性;工具性指标只保留了有无签署和平协议。

                   二、两岸和平观察指标之加权

  由于和平概念的模糊性,使得指标的加权也变得困难。以两岸而言,没有签署停火或和平协议不表示彼此处于军事冲突中;反过来说,没有实际的军事冲突不表示彼此处于真正的和平。这使指标加权无法置太高权重于单一指标。

  在上述实际的限制下,试拟指标加权如下:

  1.有无签署和平协议:25%

  2.有无心理上的冲突预期:15%

  3.有无相关的军事动员准备:15%

  4.有无针对性的军事演习:15%

  5.有无彼此敌意仇视:15%

  6.有无彼此强烈谴责:15%

  根据两岸现况并经指标加权,可算出当前两岸和平状态指数为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