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中国经济 复杂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0-07-11 09:58:47  


宏观调控两难问题增多,不确定的未来困扰着中国经济。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一向信心满满的中国经济,忽然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了。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文章称,股市是宏观经济的一面镜子,由于担心信贷紧缩和经济放缓,沪深股市最近剧烈下挫,累计跌幅已居世界第一。这同时反映了“宏观调控的两难问题增多”,不确定性的未来困扰着中国经济。仅仅一个月前,人们担心的还是楼价飙升,出口飙升,以及如何管理通胀预期,现在,事情似乎反过来了。从上周公布的6月PMI指数看,制造业步子已开始放缓。同时,5月底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一直大幅下滑,中国出口也在放缓,这将带动中国经济整体收缩。

  日前,国家统计局将2009年的经济增幅从8.7%向上修订至9.1%,这样,按照同比统计,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因为基础抬高,数据肯定要低于人们此前的预期,而敏感的股市反映的正是这个预期。

  去年初,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并不好,但是,即将开始实施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及与之配合的庞大信贷规模,令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信心满怀,沪深股市飙升。到今天,4万亿刺激资金已基本用完,政策的刺激力度在逐渐衰减,正接近尾声。去年经济增速完成预定目标,主要是财政输血的结果。如果财政资金没有引起乘数效应,换句话说,也就是财政支出的一块钱,无法引发民间几块钱的消费或者投资,那当刺激计划资金用光之时,也就是经济增长停滞之日。

  文章分析,为什么财政政策没有引出显着的乘数效应呢?这是因为4万亿财政资金,一部分是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振兴计划支出的。这些产业,有的是市场需要的,有的则处于严重过剩的状态。但是,不管如何,有了财政资金,都可以开足马力,增加产量,哪怕后者只是最后增加了库存而已。而产量,包括库存,都是GDP!另一部分刺激资金则投向了基础设施,所谓“铁公机”是也。铁路、公路、机场等,当然可以吸收大量投资,而投资也是GDP。

  问题是,那些靠输血资金才能存活的产业,除了库存,并不会有最终的需求来支撑,而大部分基础设施,只能带来短期的少量就业,根本不能引起民间的投资跟进。因此,简单点说,到目前为止,除了财政刺激,我们还没有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居民消费不足。是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但是,消费的基础是可支配收入。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需要改变由体制性因素决定的国民财富分配格局,这是长期的任务,这绝非易事。

  刺激居民消费的家电下乡等,只是权宜之计,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对于穷困阶层来说,也许买家电可以节省100块钱,可是,不买就能省下1000块。在社会保障残缺不全的情况下,消费必然乏力。

  更严重的是,中国的收入差距,已到了接近分化的边缘。而收入差距太大,社会总的消费必然不足。新闻报道经常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多少云云,可是这其中,究竟多少是居民的自发消费,多少是集团消费、政府购买,就不好说了。所以,消费是短期我们不能指望的经济拉动力量。

  文章指出,比消费更有效的经济拉动因素,是投资。如果民间的投资能够进一步开放,无论是就业,还是GDP,都不必担忧了。

  现在,能赚钱的领域,民间资本总不得其门而入,唯一的口子,是购房。房子是消费品,但是更是投资品。购买新建住房,在统计GDP时,计入的是投资而非消费。改革三十年来,居民积累的财富,唯一安全的保值增值渠道,就是购买房子。买房子连带带动了消费增加,这比家电下乡的贡献大得多。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房地产新政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但各大城市的房价并未见显着回落,但是成交量急剧萎缩,而资金也没有回流到股市,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居民投资无其他更好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降低过高的房价,于普通低收入阶层购买住房并无助益,但对经济增长打击甚大。

  解决之道,在于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现有的《反垄断法》中关于“国计民生”的规定,大有讨论修改的必要。就说“国计民生”这个词,便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常用语,是垄断的口实,是对垄断已成之局的被迫接受。足见在意识深处,对市场作用的怀疑还很大,还在心安理得地接受垄断。

  在消费和民间投资都指望不上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另一个股肱之臣——出口,便得担起大任。但是现在,出口受到国际因素越来越大的掣肘,出口和制造业随时都可能下滑,引发市场担忧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在现有框架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就剩下政府支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企投资了。

  文章表示,从长远看,我们不应该太计较没有就业增长的GDP,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放开投资,允许民间资本跟外国资本一样,进入原先的垄断领域,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这些改革措施,才是解决调控两难尴尬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