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三足鼎立”布局中国金融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0-10-12 09:06:00  


 
  客观事实已经证明,当前中国采用的渐进性和差异化的金融自由化操作方法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战略选择,能够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中国金融制度。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只是中国整体金融战略的组成部分,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考虑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战略,而不应单纯为了配合迅速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而彻底改变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盲目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毫无疑问,伴随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逐步形成,国际金融风险更易向国内传染,中国的金融改革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相关金融风险,渐进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历史经验充分说明,金融发展应当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推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将会经历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会受惠于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尽管从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金融化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然而,如果长期被金融快速发展的溢出效应所迷惑和麻木,实体经济则可能形成对金融的严重依赖,金融泡沫会逐渐积累,最终使经济发展方式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坚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依附性,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和地区在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轻易放弃本城市和地区所拥有比较优势的实体产业,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才会“基业长青”;金融监管当局也应当密切关注金融产业的发展,通过适当的舆论引导以及必要的监管措施,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

  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金融中心应以服务国内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需顺应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扩张、金融人才集聚和金融产品推出都应以中国国内企业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动因。这应当是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较为理想的路径选择。

  多中心战略

  文章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在内的特色较为鲜明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区域腹地形成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通过金融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中国经济区在地域性上的分散性也决定了中国建设多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国际金融多中心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如果一个大国大部分金融资源集中在单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面对自然灾害、国际政治局势紧张甚至战争的威胁,单一的金融中心的风险甚大。而且,中国渐进的金融改革开放需要多个金融中心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功能,以此增加中国在金融改革开放问题上的回旋余地,提升防范金融风险的灵活性,统筹兼顾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金融地位提高的目标。

  国际金融多中心也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上海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走在了内地城市的前列;香港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多样的金融工具以及相对健全的金融法制是香港的比较优势;北京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是中国金融决策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北京的金融影响能力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以港沪京为布局的多中心战略,符合中国的整体战略利益,同时也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相适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