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势”与“进”

http://www.CRNTT.com   2010-12-21 08:49:24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讯/全球金融中心正处于金融统御时代的转型与重组中,中国内地几大城市也不甘示弱筹划金融中心,衔命维新的上海正经受内外压力。

  财经国家周刊发表国际金融中心协会主席、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文章表示,需深思的是,上海如何从“受动型”向“主动型”国际金融中心演进。

  “主动型”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级霸权型(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具有两大垄断性特权——全球性通货铸币权和全球性资源配置权,拥有两项独特性机制——定规则和定价格。

  “受动型”出现在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或新兴经济体中,如日本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东京极易受其盟主美国的掌控和牵制;后两者留下大英帝国法制与商业烙印。在这场国际金融中心博弈中,主动型金融国家输不起。

  文章认为,上海是先天的“受动型”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双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化与人民币功能的国际化。这注定上海须突破三层“玻璃天花板”。

  国际层面:全球金融秩序重塑的机会。现状表明“主动型”金融中心势力虽有所衰退但并未根本动摇,美元继续作为世界主导货币不受全球监管;欧元危机四伏。中国当年所向往的国际金融中心内涵与外延正发生结构性变化,当初定位如何重新调整与创新,十分复杂。

  国家层面:人民币自由兑换与资本账下完全开放。这绝非上海可以决定的,取决于中国金融改革进程、内需拉动和经济转型的成功。现在一些“主动型”国际金融中心国家的通缩与大部分“受动型”国际金融中心国家的通胀,大大增加了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本、风险和复杂程度,但也为上海提供了空间、契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