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唐钧:为什么中国不待见中产阶层?

http://www.CRNTT.com   2011-01-13 09:36:48  


在世界上多数排得上号的国家中被认为值得自豪的中产的名头,在中国却没人敢出面认领……
  中评社北京1月13日讯/“在世界上多数排得上号的国家中被认为值得自豪的中产的名头,在中国却没人敢出面认领……因为就个人而言,要当中产是很累的,何况整个社会还给他们施加了这样那样诸多的压力。”中国经济网今天登载唐钧的文章“为什么中国不待见中产阶层?”:

  传说中,在日本,90%的人认同自己是中产;在印度,满大街的人都说自己是中产;在欧美,这个比重是70—80%……但是,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收入和资产而言,应该够得上中产,但却诚惶诚恐地强调自己“被中产”。

  在中国,中产之不受待见,首先恐怕要归因于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当然,这个社会学概念现在已经在党报、党刊上露过脸。但是,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却始终不见踪影,这里面也许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在早期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因为写作的时代背景仍然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曾被称为“中产阶级”。当然,深究起来,原因可能要比以上所述复杂得多。世纪之交,还曾有中央党校的官员撰文强调:我党没有采用“中产阶级”的概念,他认为如采用就是上了西方那个“洋当”。

  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新中产阶层,或者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新中产阶层。一般认为,这个概念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名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的问世。在这本书中,米尔斯说道:新式中产阶级多为管理者、工薪阶层、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他们依附于庞大的工作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靠知识与技术领取稳定且丰厚的薪水。”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小康”的理念。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语境中的“小康”即“中产”——“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以这个视角看问题,邓小平说“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初衷并非提倡“大富特富”——现在10%的中国富人却拥有社会财富的40%——而是“小康”,并让先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帮助没达到“小康”的人,然后大家共同“小康”,这就是“全面小康”了。但是一本“邓经”却让众多歪嘴和尚给念歪了,于是便有了长达30多年“光强调做大蛋糕却吝啬分蛋糕”的“GDP挂帅”的历史,从而使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速度名列全球之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