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薛涌:中国体育为什么要走出举国体制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10:54:35  


 
“冠军搓澡工”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

  体育上的“举国体制”,最大的问题也在这里。中国人都知道,在“举国体制”中,运动员是层层选材,七八岁的“好苗子”从小就被关在体校进行封闭训练,和社会隔绝。这些人中,大部分没有成为职业运动员,能够在全国比赛中拿个名次的已经属于凤毛麟角,在国际大赛中出头的更如中彩票一样稀罕。这些人除了自己的项目外,几乎不具备正常的生活能力。他们在体育上的技能,也无法传授给社会。如今,“冠军搓澡工”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说明即使是最成功的人,大部分也生活潦倒。专业运动员退役后除了进入体委等“举国体制”的官僚集团外,几乎没有出路。至于那些“没有练出来”的大多数,命运就更是惨不忍睹。也就是说,“举国体制”戕害了大部分运动员的事业和人生。“举国体制”越发达,这么被戕害的人就越多。过去三十年中国享受着“人口红利”,劳动力充裕,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并无切肤之痛。但是,如今20-30岁的劳动力供应已经开始减退,年轻劳动力越来越珍贵。“举国体制”把这么多年轻人变成劳动市场上的“废物”,就更加难以被社会所容忍。况且,“举国体制”中的专业体育场馆和训练设施,多对社会封闭。这方面的投资越多,民间体育设施的资金就越少。所以,从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看,“举国体制”和全社会的利益形成了你赢就是我输的零和游戏。

  李娜们“单飞”所创造的商业体育模式,则恰恰相反。她们不仅可以直接贡献于经济的增长,而且会刺激全民的体育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李娜不是一个李娜。她的整个团队,构成了一个企业,不仅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也会给国家提供税源。“单飞”排出了国家的投入,不消耗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恐怕还不在于李娜这种精英运动员,而在于那些一般的运动员对社会的贡献。

  在商业模式中,运动员不可能关在体校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必须想着自己如何生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生存之道,就是向社会推广自己的项目,自己开设培训班、当教练赚钱。这样,他们不仅成为纳税阶层,而且刺激了草根体育的增长,也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

  在美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居住的这个人口不足六千人的小镇中,中学划艇队的教练就是前美国国家队的队员。她本是奥运会金牌大热门,但因美国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错过机会。她退役后,没有什么到体委当官员的机会,只能自己奋斗,到处推广划艇项目,最终在中学找到一个安定的工作。她利用自己骄人的资历,到处给学校的划艇队募捐。家长们看自己的孩子能有这么好的教练,自然都慷慨解囊。甚至我自己跟着几个父母也去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社会的体育投资,就是这么形成的。这如同商业社会中的军工一样,顶尖的技术,马上就向民间渗透,一般人能够享受其利。再看看中国为了几枚奥运金牌,挥金如土地修建了水上训练基地,出世界最高的价钱请来了最好的教练,也确实训练出一些世界级运动员来。可是,如《纽约时报》的报道所指出的,这些运动员本人根本不喜欢划艇。所图的就是熬到奥运拿个牌“够本儿”,以后再也不要碰划艇了。你能指望他们在中国推广划艇运动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