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 
中评论坛:台湾青年眼中的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00:33:34  


 
  张钧凯:台湾年青人的认同是被塑造的

  我先回应一下前面几位同学所说的。我认为,我们的认同是被塑造的,而非自然而然的。譬如日据时代包括蒋渭水在内,都主张台湾要革命成功,必先祖国革命成功;皇民化时代要离开台湾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有5万名台湾青年潜赴祖国大陆参加对日抗战。在那个时代,台湾人都认为,必须祖国大陆的革命成功,台湾才能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光复回祖国怀抱,而现在谈论这些好像是天方夜谭。

  马政府在政治议题上不应“畏首畏尾”

  有关国、民两党的两岸关系政策,我的看法是蓝绿根本没有差别。当前马政府两岸政策的指导原则是“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具体实践在两岸经贸与民间交流的快速成长。相较之下,其两岸政策在政治议题上,就显得“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譬如在竞选期间,马英九提出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但去年520马就职二周年记者会上指出“无法预测何时与中国大陆讨论和平协议”,此话被媒体解读为放弃与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以及歧视性的“陆生三法修正案”、“中华发展基金”事件,以及“国史馆”的“民国百人票选”事件,马政府虽有雄心壮志为两岸的政治、就学、历史与认同等方面做些事情,但只要一面对民进党、台独,或是所谓“主流民意”的舆论压力,不论其考量为何,我们看到的都是退缩与让步,一挨骂就退缩,无论对或错。

  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逻辑一致就是要“去中国化”等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我认为应该上溯于90年代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无论是李登辉时代的“戒急用忍”、“两国论”,或陈水扁时期的“四不一没有”、“制宪正名”,2006年“终统”与“废统”,又或蔡英文时期的“从世界走向中国”、“和而不同”与“和而求同”,其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去中国化、脱中国化、建立两岸“民主心墙”等冷战思维。

  事实上,李登辉自己曾坦言,台湾的“民主化”只是“本土化”的手段。1993年李登辉开始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运动;1994年发生“千岛湖事件”,李登辉批评大陆是“土匪”,这一年,也是台湾民众“中国人”与“台湾人”认同发生黄金交叉的关键年份。1996年李登辉成功推动“总统”直选,并推动鼓吹“台湾魂”的中学“认识台湾”教科书;1999年,由现在民进党主席、时任“陆委会”主委蔡英文主导的“两国论”正式出台。回顾20世纪90年代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可说是以“民主”为藉口,以达到深化两岸分断的目标。

  马英九近期作为值得肯定

  蓝绿两党不支持统一、也没有台独,本质很雷同。包括在阶级上也无法代表真正的弱势民意,国民党如此,民进党就更不用讲了。石之瑜老师曾经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其实在台湾真正的反对党是中国共产党”。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肯定马英九“总统”,自去年年底至目前为止,他的两岸与对外政策重新复归“中华民国宪法”原则。90年代以来,台湾内部俨然形成“民主”与“宪法”的战争,最后是民主获胜了,这样的民主可以理解为民粹,偏离宪政的正常轨道。

  在此基础上,马“总统”的“不统”是指“治权不统”,“不独”则是指“主权不独”,并且重新回到“宪法”“一国两区”的定位,也就是“中国等于大陆加上台湾”。这与中国大陆近年来“一中新三句”的“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释放出的善意,形成健康的对话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