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进党主席候选人对两岸议题都是东闪西躲
|
中评社北京5月14日讯/(评论员 林淑玲)民进党主席选举三场政见会落幕,5月27日将经由16万名党员投票选出新党魁。选举期间看不到政见,只有“救扁”与“打苏”的荒腔走板戏码终究是要落幕,诚如候选人苏焕智所说,民进党要重返执政得靠两岸政策,以取得多数选民信任的两岸关系来突破现状。但民进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吗?
民进党从蔡英文“总统”大选吞败,请辞党主席,一连呈现几个月的真空状态,三场党魁候选人政见会只有口水,没有牛肉,反映出这场选举的严重脱离现实。第一,合格党员的结构和选民差距甚大。民进党在台湾稳定拥有4成多基本盘,蔡英文2012大选拿到609万票,得票率45.63%,但拥有党主席选举投票权的党员只有16万,不到蔡英文得票数的3%。派系养人头操控选举的现象始终严重,这些党员听命派系龙头投票,无法反应一般民意。激进深绿党员也占相当比例,候选人纵使不刻意讨好独派,也不敢得罪,最后变成是在比谁“救扁”比较用力。
第二、在民进党谈两岸政策吃力不讨好。绿营内部还是以台独主张、“两国论”为主流,以苏贞昌为例,他有可能成为2016候选人,对“救扁”、台独主张,就会顾忌到表态的后遗症。过度迎合深绿主张,可能会影响未来的选举,提出太开放的两岸政策,又怕连党魁这关都闯不过,瞻前顾后的结果就是干脆不碰。由于这是所有民进党菁英共同的难题,大家处境都一样,也就没有谁比谁强的地方。不止苏贞昌,连昔日主张大胆西进的许信良谈两岸政策时都相当收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