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民间资本稳增长缺临门一脚 | |
http://www.CRNTT.com 2012-08-24 08:40:40 |
文章指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可尝试由现在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整合各自的私人客户群的资金,化零为整,并协调资金收益水平的合理预期,在本行客户中选择提供项目的专业公司,然后代表整合后的私人资本参与项目竞标以及与相关部门的谈判。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银行具备资本整合的能力和道德风险可控。这可成为发改委“新规”落地的临门一脚。 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转变思路。在此想重点谈谈民间资本参与度很高的清洁能源产业。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还不到两年,就已经落入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列,原因之一是延续传统产业那样简单盲目投资、扩大产能的增长思路,违反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原因之二是中央定位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的光伏产业是出口加工贸易性质,这种错位,使光伏产业在发达国家补贴下降,出口市场萎缩的形势下陷于产能过剩的困境。是否下决心转变发展思路,按产业发展规律调整,已成光伏产业能否真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步。 文章称,这一步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投入研发解决光伏发电上网不稳定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智能电网问题;第二步,因为光伏电价高于火电,需要通过价格机制的调整和政策的适当补贴扩大消费,引导市场需求,扩大太阳能消费市场;第三步,才是扩大产能依靠规模效应形成产业优势。只有在重大技术瓶颈基本解决,再扩大设备投资和产能,才不会遭遇产能过剩困境。另外,若把光伏产业定位为 “加工贸易业”性质,只能是把污染留在国内,把清洁能源出口国外,这绝对不能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政府盲目补贴企业的产能扩张,也使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更多贸易摩擦。 现在有一些地方政府组建了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如果这些基金能转变观念,严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自可成为民间资金参与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新思路的正确引导平台,应该是对准民间资金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大门的临门一脚。当然,这一脚是否进门,还需突破“守门人”的体制性障碍。 文章最后说,温州的金融改革试点,以民间金融发展为出发点。但民间金融发展有几个仍然十分不清楚的问题需要提出来:金融业是否应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发展?民间金融是否应成为支柱产业?是像有些地方政府设定的占GDP30%的目标推进,还是要作为中介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如果实体经济增长8%,那民间金融高出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什么?民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增长是否造成虚拟经济泡沫化,埋下未来危机的隐患?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以及整体金融业发展需要提出的“临门一问”。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