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安倍拜“鬼”后看日本的舆论诱导与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4-01-20 10:08:37  


可以想见,在新的一年里,热衷于鼓吹“中国威胁论”和拉拢东南亚各国乃至韩国、意图围堵中国的政策,仍将是东京外交与安倍战略的一大重点。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讯/学者卓南生今天撰文《安倍参拜“军神”后看日本的舆论诱导与外交》分析指出,回顾安倍上台一年多以来的政策,不难发现东京试图奉行的“政经分离”原则,不仅体现在与历史观密不可分的“靖国”问题上,也公然流露于其外交与安保政策上。

  针对安倍参拜后日本国内部分媒体呈现的一些“批判声”,也许有人会将之视为日本“和平力量依然未衰”的佐证,或者因此而掉以轻心,以为安倍之言行仍然停留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所谓“一小撮”右翼的范畴。

  但仔细观察,就会知道不满和批判安倍倒行逆施言行的日人固然有之,却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对于日本某些主流媒体事后一次性发出的一些“杂音”,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其重点与其说是在批判安倍的历史观,不如说是在担忧此举对日本外交与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与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走向的担忧未必是一回事。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部分主流媒体在安倍参拜后发出的各种“杂音”,还含有发挥日本式舆论诱导、“发泄闷气”的功能作用。但事实上,在杂乱的喧闹声中,安倍已经顺利地翻过其美化“军神”的重要一页。

  也许,与此相似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日本各界(特别是首当其冲的新闻与教育界)在《特定秘密保护法》通过之后,曾开展签名运动,发表抗议声明和集会游行,一部分主流媒体也相应地拨出重要版面,反映“杂音”,予人安倍备受舆论“孤立”的印象。对此,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如下的质疑:如此批判“恶法”的声音为何不是刊于该法案通过之前,而是在该法案通过之后?

  一言以蔽之,日本某些主流媒体惯用的“泄气法”,是也。毕竟,庙会结束之后的嘈杂声或怒喊声,已无济于大事。日本式舆论诱导的妙处,就在这里。这是人们此刻在引述安倍参拜后日本“总保守化”体制下舆论界的反应时,不宜一厢情愿地过度解读和应该加以留意之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