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08:45:18  


 
  文章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事实上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囚徒困境:如果当下货币政策的目的是稳增长,则应该选择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甚至应该选择降息,但如果这样,则意味着货币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肯定流入泡沫已经高悬的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这显然与调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基调背道而驰。但是,如果货币政策仅仅进行“定向宽松”,而且明确要求释放的流动性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则意味着这种“定向宽松”本身并不能抑制经济的下行。因为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特别是住宅投资大幅度下滑,一是因为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化,要让经济平稳,在不放弃抑制过剩产能努力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给资金链极为紧张的房地产市场补充适当的流动性。然而,很显然,这不仅是货币当局极为忌讳的,更为当下舆论所诟病。舆论认为,如果再次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挽救房地产,则几乎意味着中国放弃调结构和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最后努力。

  很显然,中国的货币政策承担了很多货币政策本身无法承担的东西。比如,金融改革滞后导致的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问题,这不是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每次放松货币政策,房地产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无论货币政策如何宽松,小微企业和“三农”总是很难获得廉价的资金。这些问题都属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范畴,然而,在公众眼中,今天出现的很多结构性的扭曲,无不和以前的货币政策有关。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公信力堪忧,而货币政策为了修复自身的公信力,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顾及公众看法,从而使得目前的货币政策彻底走入死胡同。

  文章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超脱一点,背负过重的历史包袱只能让货币政策更加扭曲。货币政策也不应该承担过多的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应该让货币政策的目的更加简单一点,纯粹一点。必须承认,尽管中国目前流动性就总量而言的确很大,但由于金融体制自身的缺陷,以及全球流动性进入紧张周期,流动性偏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能担心流动性会流向房地产而让所有人没有水喝,这不仅愚蠢,而且会加速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央行根据流动性状况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该松就松,该紧就紧。至于流动性的流向,则应该通过市场的选择,让市场去判断风险,抑制泡沫,消灭过剩产能,而不是把这些都推给央行的货币政策。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