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56年中国户口往事

http://www.CRNTT.com   2014-09-09 12:35:18  


 
  “我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我的儿子出生于2007年9月,今年9月份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户籍一直在上海,从未变动过。我们等待根据学区分配进入户籍所在地的小学就读。可是通知书下来,竟然说儿子的条件不符合进那所小学,我们全家都傻眼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今年以来,回沪知青子女沈女士一直为了儿子的入学问题烦恼不已。作为监护人,沈女士出生时户口没法报在自家祖居的老屋里,作为知青子女她随父亲将户口报在了出生地常州。如今沈女士家房产证上的户主是沈女士的爷爷,也就是他儿子的太爷爷。

  沈女士居住区教育局基教办的答复是:“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应对入学高峰,也为了限制无序的择校行为,遏制盲目择校‘空挂户口’的现象。”

  沈女士对此答复很不满意。“我的父亲也就是孩子的外公是一名知青,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把户口迁出了上海。如今,我的父母由于上海房价高而没能回沪,我的儿子却无法在老家所在的小学就读,我实在弄不明白。”

  当然,“文革”时期乃至之前一段时期,户口迁离大城市的不仅是知青。当时北京、上海等地许多工厂企业整体搬迁到内地。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工运志》记载,“从解放初失业技工去东北建设,50年代技术工人支援重点工程,60年代建设大小三线,到改革开放后支援外地乡镇工业,先后有140多万人支内,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技术工人40多万,遍及全国29个省市。”这其中,除了改革开放后支援外地乡镇企业者,之前支内都是要迁户口的,有的还举家迁移。

  将人口往三线转移,往农村转移,还有一个重大的历史背景不能忽略,那就是备战。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德金曾着文《毛泽东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思想的提出》。其中提到“从1957年到1963年,毛泽东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已不再单独地强调‘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并特别强调‘应当以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由于苏联的军事威胁日甚,造成了中国人口往内地转移疏散,是有迹可考的。1965年9月,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当时认为,假若要准备打核战争,先得把人口疏散开来才能发挥中国地广人多的长处,而当时的人口和大工业都还大量集中在大城市里。毛泽东甚至说:“中央领导同志都集中在北京不好,一颗原子弹就会死很多人,应该分散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