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

http://www.CRNTT.com   2014-10-17 09:01:44  


整体上看,新常态经济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转型升级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中评社北京10月17日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转换,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体现了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的客观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促成经济新常态

  光明日报发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文章表示,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进行“收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支撑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中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

  二是创新驱动竞争更为激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但中国过度行政化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严重,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腾出空间、留出时间。

  三是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更加明显,“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带动外向型经济的传统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

  四是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改革红利有待强力释放。201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正处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今后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改革与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