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中评智库:王英津续论“中华民国”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00:18:22  


 
  第二,必须动态地看待和分析“中华民国”问题。目前两岸在“中华民国”问题上处于僵持状态,一时似乎难以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但如果动态地看待这一问题,结论就会不同。毕竟问题的缘由是“大两岸”关系,一旦“大两岸”关系发生变化,“小两岸”关系随即会出现逆转。就像目前两岸互动的状况,在3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但现在却成为了现实。同样,今天看来不可能的事,将来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两岸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出现戏剧性的“意外结果”。

  必须指出的是,“中华民国”问题是政治问题,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政治时空下来研判和处理,抽象地讨论是没有意义的。由于目前台湾方面坚持所谓“中华民国”是为其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作注脚,对此,大陆方面坚决不予承认。事实上,在两岸统一前的过渡时期,大陆方面无法直接表述和界定“中华民国”问题,只能采取迂回的、策略的方式来应对“中华民国”问题。

  4、关于统一后可否保留“中华民国”及其符号的问题

  这是一个目前无法回答的问题,究竟未来会如何处理,现在无人知晓。但这个问题不时被提及,本身就表明这是一个倍受关切的问题。鉴于该问题被各方高度关切,以及对未来统一具有直接影响,笔者冒昧在此作如下预测性分析:

  未来统一模式的选择,是影响统一后可否保留“中华民国”符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是武力统一,保留的可能性就比较小,甚至为零;如果是两岸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走向统一,且在确保不会再出现分离主义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经改造后加以保留?这也并非一个完全不可以讨论的问题。

  事实上,“国”和“政府”的多重涵义在事实上为今后两岸探讨和解决“中华民国”政治符号的去留问题提供了空间。当两岸签订了统一协议后,考虑到台湾2300万民众对“中华民国”及其政治符号的习惯和感情,在完成国家统一(至少签订了统一协议)的前提下,“中华民国”这一政治符号的去留问题存在讨论的空间,但目前台湾方面所坚持的主权意义上“中华民国”则不具有任何可行性。但是,未来两岸统一后,在台湾方面保证不再从事“台独”活动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对“中华民国”进行适应性改造,使其在名称上部分保留“国”之字样,也并非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对“中华民国”字样的保留④,一定是在两岸统一之后有限度地的保留,届时所保留的“国”仅仅是(统一后的)“一个中国”之中的“区域性成员国”,此时的“国”将不同于台湾方面目前诉求的所谓“中华民国”。从理论上可以解释为,这是借鉴了联邦制国家的某些做法,但又不是联邦制下的成员国,因为联邦制并不适于中国的国家统一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java.sql.SQLException: Listener refused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error: ORA-12519, TNS:no appropriate service handler found The Connection descriptor used by the client was: 192.168.1.89:1521: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