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设立三沙市,以加强对南海地区的有效管理。 |
中评社香港4月3日电/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储昭根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3月号发表专文《理解中国外交3.0:从经营南海到布局“海丝”》,作者认为:“中国“海上丝路”的倡议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加强、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以及破解中国能源、资源与贸易安全的瓶颈与困局。中国经营南海,只不过是面对外部挑衅及搅局,被动式,或条件反射式地回应与应对。也就是说,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积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塑造地区互信与和平,主动布局地区合作与共同发展,才是中国外交3.0真实意涵,世界需要对此多一些耐心与理解。”文章内容如下:
随着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以及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急剧上升,国际安全压力和国内发展压力也随之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对中国过去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外交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要求并推动了中国外交转型。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应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3.0版的奋发有为型外交转变,步入了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①为此,中国领导人已提出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安全观、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倡议和概念。
但要理解中国外交3.0版本,最直接的就是瞭解、理解中国经营南海,及布局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新战略。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陆海兼顾的大国,中国历代国家安全形势造成了重视陆权、轻视海权的传统。随着中国的注意力由传统陆权转向对海权的经营,随着中国海军战略正在向“近海防御、远海防卫”转变,中国正当、合法的经营南海行为,却似乎让一些人“群情激愤”。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引世人注目。这不仅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18大召开以来在外交领域全方位的内容设计中新的重要概念,还是中国外交系列新战略、组合拳。中国为何提出海上新丝路的构想?又面临什么样的阻力?如何理解中国的行为?本文试图对此加以阐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