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岸专家在上海:论两岸交流30年突破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17-10-29 00:09:2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嘉树(中评社 张爽摄)
 
  对台和平统一路径:从“招安型和平统一”到“融合性统一”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嘉树表示,过去两岸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大陆在对台和平统一路径和模式探索上走了一条从“招安型和平统一”到“融合性统一”的转变之路。这个探索还在过程之中,最后能不能成功,不是只取决大陆方面,而在于台湾方面的配合。

  黄嘉树解释说,早期大陆提出的“和平解放”、“一纲四目”等对台政策主张,实际上和古人的和平统一模式区别不大,本质上属于招安。后来两岸形势与交往发生很大变化,大陆对台战略思维渐渐走向一条“融合型统一”的新探索道路。他表示,探索这条道路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汪道涵,他首先提出两岸携手共建新中国,这就和招安就不一样。后来,“江八点”提出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共议统一,胡锦涛提出两岸共建和平发展,通过双方谈判推动统一,现在习近平提出“两岸一家亲”、心灵契合、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等。

  黄嘉树指出,目前讲的“融合发展”只是经济社会层面,其中经济融合发展实质上指的就是经济一体化,这个概念很早就开始讲了,现在主要提出的是社会的融合发展。

  此外,黄嘉树还把 “融合型统一”与“招安型统一”进行了比较,把两者之间的区别归纳为四点:

  第一,“招安型”工作主轴是对方首脑人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工作思路来处理问题,基本上以对方掌权人物为突破口,不直接面对管治对方人民的问题,收复完对方上层后,再让对方上层来管老百姓,所以招安就意味着给上层一点待遇;但“融合型”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路,它要争取的首先是台湾的民心,同时也争取上层人士。所以“融合型统一”就要特别强调两个隔绝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调共同利益的连结和构筑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第二,“招安型”实际上是一方为主的统一,让对方意志屈服,统一者是胜利的,另一方是体面的投降,而理想中的“融合型”是双方共同来完成的,至少在表面上不存在归降。

  第三,“招安型”推动过程中是黑箱作业,因为“招安”不是面向老百姓的,不到时候也不让更多人知道。但现在“融合型”就要求整个决策和操作过程中要有很大的透明性,特别是在台湾现在的情况下,不可能绕开民众直接谋求统一。

  第四,“招安型”虽然属于和平统一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古人处理以前割据局面的一种和平模式,最后实际上还是以武力为后盾。我们以前一些“招安型模式”,包括“北平模式”就是武力模式,只不过到最后一刻没有打起来而已,前面已经打了很多仗了。但“融合型”要求共同参与与合作,特别是对方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因此武力牌作用相对下降,所以在这种情景下谈时间表的问题就要谨慎了。

  第五,“招安型统一”基本是对方完全接受本方法制的问题,“融合型统一”是有可能建立起“第三主体”,包括“九二共识”其实有第三主体的意味,也就是双方论述的东西拿出一个大家接受的的东西,我们叫做“九二共识”。前些年提出的“一中框架”就是把双方规定中间共同的东西拿出来,形成一个新的东西,这也是第三主体。第三主体也是可能是一个有形的组织。

  第六,“招安型统一”的谈判模式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步到位的,“融合型统一”是分阶段、有步骤与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处理当时双方面对的共同任务。所以“融合型统一”在“江八点”就开始思考,先结束敌对状态作为第一步,然后再签署和平协议等。

  第七,在融合型思路的探索过程中,双方因为彼此官方的合作,渐渐发展出“上下有别的官方合作关系”。“上”就是所谓的“习马会”这样的最高领导人见面的层次,互相没有承认对方的所谓的“政治地位”,但是在陆委会与台办这一级可以互称官衔,可以有热线电话,可以有某种程度的官方合作。为此,十八大,大陆提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与“招安型统一”不一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