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张铭清:中华文化是两岸各民族共同文化基因

http://www.CRNTT.com   2018-01-01 00:24:04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平台主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中评社 兰忠伟摄)
 
  马克思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生产力、生产方式的情况,揭示人类从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不同路径。他把人类古代社会比喻为三种“儿童”:古希腊社会是“正常的儿童”,古印度社会是“粗野的儿童”,古中国社会是“早熟的儿童”。他还把古希腊文明称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婴儿”。恩格斯在谈到文化传承时也说过近似的话:“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 他们说的“婴儿”、“胚胎”、“萌芽”是指古希腊文明蕴藏着人类文明发展最需要的丰厚基因。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身份归属的标志,生存发展的支撑,维系民族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源自文化基因这个根,还像酿酒的酵母,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发出新的物种,变得活跃起来。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酵,才产生了越来越醇厚的优秀传统,而且它的文化优势一直保持到现在,使得我们的精神家园春意盎然。

  “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崇尚和平、和睦、和谐,早已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始终是我们的价值观追求。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包括和平、包容、开明、开放等多重内容。“和而不同”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求同存异是我们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国际关系、民族关系、族群关系、人际关系的立场和主张。面对各种难题、各种利益,我们提出打造“生命共同体”的主张,以中国智慧贡献了处理同、异、与和的关系,就是不仅要求同存异,而且要聚同化异,找准各种关系的同,减少或化解异,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