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国民党两岸政策乱象丛生有解吗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0:13:07  


 
  (五)对发展两岸关系相当谨慎低调冷处理

  江启臣时期主张启动和大陆社会对话、重振台湾的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等工程,并发起“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作为两岸前途的“国是论坛”,但其很多主张并未进行实践,就随着其短暂任期而仓促收场。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暗批,看不懂党中央的“九二共识认知”,并抛出未来党主席应恢复、强化2005年“连胡会”“五项共同愿景”,续办已中断的国共论坛及海峡论坛。朱立伦甫一上任国民党主席,即成立“两岸事务工作小组”,用于重新恢复两岸的沟通管道与交流平台,由朱立伦召集具备对两岸事务工作经验的党内同志及外部专家学者,以推进相关工作,这一做法值得肯定,但将近一年来却并未有做出实质工作,在去年第13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以事先录影的方式向海峡论坛发表谈话,但未直接提及“九二共识”。今年第14届海峡论坛,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我是以诚心诚意的方式”,希望两岸能够持续交流,能够对话,能够和平,但国民党也仅派副主席夏立言视讯参加。朱立伦虽在选前和就任后都表达对美国和对大陆沟通相同重要,但以朱上任近两个月来的模式分析未必如此。在对美沟通上,朱立伦火速启动,访美期间国民党驻美代表处揭牌成立,而对大陆的交流则低调进行,政党间的交流互动则遇冷,宣扬持续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不过流于表面。

  二、中国国民党两岸政策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国民党两岸政策出现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长期以来国民党面临的内外部结构性压力密不可分。国民党从蒋经国主政时期开始,历经李登辉时期、连战时期、马英九时期(包括吴伯雄),以至之后的朱立伦、洪秀柱、吴敦义、江启臣等党主席,再到如今重新回炉的朱立伦,整体观察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过去称之为大陆政策)制定都与当时的岛内外政治环境变化尤其是两岸关系的发展演进相互影响,甚至更多时候是一种被动应对,而这也与国民党在不同时期的政党适应性发展紧密关联。故而,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深受内外部因素互动制约影响。

  (一)内部因素

  1、政党属性的改变,从革命性政党过渡为选举性政党

  台湾民主化转型开启之后,国民党为适应岛内外的政治形势发展,尤其台湾地区进入“全民选举社会”的变化,主动进行政党适应性调整,在政党转型方面,台湾学者郑敦仁认为,国民党将自己从“列宁式的革命性政党”,逐渐转型至选举导向的群众性政党。〔17〕从此以后,国民党一步步沦为了所谓选举机器,现代政党为获取政治资源,谋求选举利益无可厚非,但为了一时的选举结果,国民党不断丢失政党核心理念,作为民族主义政党却将追求国家统一的核心意识形态抛诸脑后。这一特性,从马英九主政时期就开始,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始终以“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为主轴,既反对“台独”,也不主张两岸尽快实现统一,其政策实质是避开“急统”和“急独”的争议,试图走一条尽量符合各方利益的“维持现状”的中间路线,以换取岛内民众的最大支持,实现选票利益最大化。长久以来国民党内存在严重的新旧政党属性的结构性矛盾,组织机制、政党运作、动员模式、政党文化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大制约着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以及政党的未来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