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上海户籍改革:仅试行三年给人想像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09-03-08 07:15:40  


 

  为了吸引投资和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上海曾于1994年出台过“蓝印户口”制度。当时规定,投资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在上海购买住房的外地人,可以到上海落户,“排队轮候”成为上海居民,但户口本上加盖的是蓝色印章,以此与其他“正宗”户籍人口相区别。这一政策的吸引力一定超出了决策者的期望,希望通过买房或者办厂取得上海户口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对“指标控制”形成了冲击。蓝印户口政策很快就在实际上停止了办理,幷于2002年被居住证制度所取代。蓝印户口政策留下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大量持有此类户口的居民迟迟得不到落户指标,不能转成红印户口。

  封闭的户籍制度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上海社保。户籍人口长期负增长和人均寿命上升,使得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户籍人口总数的20%,支取社保人口增加而缴费人口减少,上海将长期面对社保经费不足的考验。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两会”期间透露,2008年上海的社保基金严重穿底,超过17%的财政资金被用于补贴社保开支,总数达到170亿元以上。

  如果不引入年轻人口以改变年龄结构,上海将长期受困于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将于2030年增加到500万之多。届时上海老龄化程度将超过日本,社保透支的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

  放宽外来人口落户的限制,将有利于老迈的城市年轻化,幷缓解社保窘境。没有上海户籍的600万人常住人口中,80%以上年龄不足39岁,这与本地人口老化恰成对比。他们缴纳的社保费用将大大充实上海的社保基金。

  当然,外地人已经在为上海社保做贡献。上海要求企业为持有居住证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其中包括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部分。但即便他们在上海工作到退休年龄,也不能在上海领取社保养老金。法律规定,养老金只能在户籍所在地领取。当他们离开上海的时候,可以带走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养老金(占工资总额8%)和少量统筹部分(占工资总额3%),占工资19%的社会统筹部分是贡献给上海的。

  人们对这种制度设计议论纷纷,但解决的前景却遥遥无期。上海的新政囿于受益面狭窄,目前看来既不能真正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难题,也不能使现行制度公平化迈出大步。归根结底,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说,绕开中国的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440万居住证持有者面对的种种待遇,仅仅是不公平的中国户籍制度的一个缩影罢了。

  户籍难题

  实行了50多年的户籍制度,根本特征是限制人口流动,尤其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人口的管理看上去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盲流”一词——即“盲目流入城市”的简称——早在1952年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后来被用于专指那些自行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农村人口。从1950年代早期开始,中央政府就出台了密集的政令,对人口流动尤其是“盲流”严加管制。1957年后,管制措施日趋严厉。包括公安、铁路、民政、交通、商业、粮食、监察等部门被动员起来,“全面负责制止‘盲流’工作”,严令禁止城市用人单位从农民人口中招工,不准向“盲流”供应粮食,一经发现,即遣返原籍。不允许农村人口在城市乞讨也赫然见诸公文,更不要说让他们取得城市户籍了。

  其间,由于工业部门的“大跃进”引起劳动力不足,1950年代末从农村招收了不少人口进城务工,但随着“大跃进”的挫折和随之而来的饥荒,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又大量被疏散回农村。在持续数年的饥饿时期,即便是逃荒引起的人口流动,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使得户籍制度超越了其经济属性,变成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户口与配给制捆绑,加剧了户籍制度的保守性。 城市里从1952年开始实施粮食配给制,此后配给制的范围又陆续扩大,到1970年代,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和工作机会都有赖配给。在物资匮乏的时候,没有配给、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无法生存。这成了维持户籍制度的最有力的工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