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形势严峻 香港金融业转型需新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0:17:13  


香港经济的支柱,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与营造。
 
    应注重蓬勃发展的碳交易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

  1992年联合国召开“地球高峰会议”,15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三届缔约国会议,通过具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当中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通过减排单位转让,使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减排,并从中获益;同时协助发展中家透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CERs),以降低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的成本。简而言之,“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的“赎罪券”。发达国家付出金钱,买来较慢减排的污染环境权利,发展中国家藉此收入,得以投资环保。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工业发达国家到2012年至少减少50亿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据预计,其中至少有25亿吨的减排量需求无法被满足,需要其他国家的协助。

  根据CDM 2006年8月的简报:“2006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量为6.84亿吨二氧化碳,超过2005年同期的5倍,约占2005年碳交易量的85%。上半年的碳交易额度约为120亿欧元(约15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5年的全年碳交易额。”由此可见,全球碳交易市场正值蓬勃发展之时。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中国碳排放市场备受瞩目。根据挪威的点碳谘询公司2007年10月份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最适宜发展碳减排项目的国家,其次是印度和智利,事实上,欧洲和日本的碳基金正在激烈地争夺中国的碳排放权。以目前中国每吨CER 7到8欧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碳交易潜力达数十亿欧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因此,内地对成立碳排放权交易所已有日益热切的讨论;本地金融学者苏伟文、黄莎莎已指出,香港特区应早着先机,利用本地金融业相对成熟的优势,与中央政府商讨在特区组建成立一个特殊的碳金融市场,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期权期货等,以加速在全国内落实CDM制度。

  目前,电厂是香港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占总排放量超过60%,每年达2,870万公吨。截至2007年5月,广东省已经有18个CDM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准,仅占同期全国获批452个CDM项目中的4%左右;以广东省的发展程度及经济对外开放度而言,这明显是一个偏低的数字。事实上,有香港企业就曾因在广东省找不到合资格的CDM项目伙伴,而往上海电厂合作发展CDM。由此可见,广东省CDM发展仍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具极大的发展潜力;香港特区作为广东省的近邻,更应把握先机,推动两地之间的CDM减排合作,快速启动,早着先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