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孔子》之“烂”,烂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0-01-28 10:57:06  


 
  缺席的阳虎

  孔子前半生主要是治学、教书,然后是从政、下野,周游列国,这些经历都和一个同龄人——阳虎有密切关系。电影中完全剔除了阳虎这个角色,却夸大了鲁国国君(定公)对孔子的影响。这不符合历史(当时鲁国三桓专政,国君只是傀儡,没有用人权),也削弱了电影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性。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阳虎是小贵族出身,两人在少年时曾有过一次口角之争。孔子尚未从政的时候,阳虎已经是季氏家族的首席家臣,一度控制鲁国政局,还试图杀掉三桓族长,但兵败逃亡晋国。三桓知道孔子和阳虎不和,加之孔子的学术声誉已经很大,才将他提拔到了大司寇。这是内战后收拾残局的需要,也是孔子入仕的机缘。

  电影中孔子推行的“堕三都”政策,即拆除三桓家族控制的三座城池,真正的历史背景也更复杂。这不是简单地削弱三桓势力,因为当时阳虎已经逃到晋国,但季氏的费城还控制在阳虎余党公山不狃(电影中叫公山狃)手里。拆毁费城首先就是为季氏驱逐叛臣。

  有趣的是,在阳虎刚刚出逃、三桓还没有启用孔子的时候,公山不狃曾试图邀请孔子加入自己一伙,孔子也一度动心准备前往(《论语•阳货》)。这说明孔子曾有和阳虎和解的想法,但未能成行。后来他加入了三桓一方,和在晋国的阳虎继续作对,直到被迫离职。

  孔子和阳虎在政治上有相同的诉求。他们都是低级贵族,希望结束三桓专政的局面,让出身较低的有才之士获得机会。但孔子走的路子是提倡和平变革,阳虎则搞是武装斗争。阳虎当政时期,曾邀请孔子出仕做官,一起干一番事业,但未能如愿。孔子从政后,迫于三桓的要求,执行的政策都与阳虎时期相反。但他离职后周游列国,在郑国曾经被人当作阳虎(因为两人模样长得很像),关押了五天。这件事对孔子影响很大,他曾想渡过黄河去晋国,和阳虎实现和解,但被弟子们拦住了。孔子因此一度非常萎靡,回到家乡陬邑休养,还创作了一首哀伤的琴曲。

  和阳虎的结怨、对立与和解的纠葛,几乎伴随着孔子的一生。这两个相貌接近的人,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立纠缠无法分开。电影没能表现孔子和阳虎的这种复杂关系,是一大缺憾。

  电影中的放大与演义

  电影开场的重头戏是战争。齐鲁两君在夹谷之会上兵戎相见,就是为了表现孔子运筹帷幄的才能。但在历史上的这场会盟,远不是强国(齐)试图与弱国(鲁)缔结不平等条约的阴谋,而是孔子执政鲁国后主导的一个外交大转向。

  阳虎执政时期,鲁国的对外政策是依附霸主晋国,和齐国连年作战。所以阳虎倒台、孔子执政后,鲁国外交立刻进行了大转向,和齐国结好,共同对付晋国。齐鲁的夹谷之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两国从此结束了战争状态,利益一致,不会有太险恶的冲突。

  但从《公羊传》到《史记》,关于夹谷之会的夸张描写越来越多,都是说齐国人不守信用,孔子力挽狂澜。这是给孔子编故事,不然这么个一辈子读书治学的老学究,生活太波澜不惊,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电影里,孔子和弟子们制造了五百辆兵车赶来增援的假象,吓退齐军,也是沿着这个俗套继续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