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翻拍四大名著,我们超越了什么?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06 11:16:48 |
无独有偶,《三国》花在特效方面的投入也是将近4000万元,导演高希希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超过好莱坞我不敢说,起码你得先干掉《阿凡达》吧,但是在东南亚《三国》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傲视群雄的,好莱坞很多电视剧其实超过一般电影的视觉,我们就是追求这种高品质的画质。”同样,《红楼梦》为了打造精美布景的花销亦是不菲。 翻拍的四大名著,在视觉特效上超越央视旧版、超越其他投资花费较小的影视版本,应该是可以确信的事实。但这些超越了的视觉特效,遭遇的是已经不能同十数年前视野相提并论的观众们,被好莱坞特效滋养了许久的他们,早已见怪不怪,重现央视《西游记》的些许特技便震撼、风靡全国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 另一方面,央视《西游记》与《西游记续集》之间的故事同样值得借鉴。在《西游记》拍摄初期,制作团队几乎没有三维动画基础、没有“枢像”设备、没有现场“维亚”经验,只是依靠叠化、停机再拍等单一处理手法来表现《西游记》的神话内容,虽然开拍伊始央视引进的最早的ADO特效设备为电视剧视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扎实的人物塑造与精彩的故事展现才是征服观众的重点。 视野:当下人看古典名著 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曾连续下旨查禁《水浒传》,称“《水浒传》以凶猛为好汉,以悖逆为奇能,跳梁漏网,惩创蔑如。实为教诱犯法之书也。”《三国演义》也曾遭出自名家的严厉批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人对旧小说的评价调门陡升,例如称:“《水浒》一书纯是社会主义”、“倡民主、民权”等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对四大名著作出点评与肯定。而在他们前后,各代名家也都有着不同评点,仅一部《红楼梦》,从脂砚斋到胡适,从俞平伯到刘心武,“红学家”们层出不穷。 四大名著早已有之,其中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在当下时刻翻拍四大名著,或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当下人的视野审视已有的人物与故事,这也是更能打动当下观众的要素。高希希版《三国》的编剧朱苏进,以前曾担任《康熙王朝》和《郑和下西洋》的编剧,也许是因为早期写作战争题材中的自由度不够,到如今的历史题材中他更加大刀阔斧。在《三国》剧本中,原央视版《三国演义》中重要人物刘、关、张退居二线,夯实统一基础的曹操,登基大魏皇帝的曹丕,奠基西晋王朝的司马懿成为了《三国》主线。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完成一统成为了朱苏进观看三国故事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常被脸谱化的人物们都拥有了新鲜的、复杂的个性。导演高希希说:“最重要的还是灵魂问题,必须以新的观点、新的价值观来演绎一个新的故事。” 虽然“一直站在观众角度思考问题”,但高希希依旧紧张地等待着“专家拍砖、观众评论”,其实,不仅主创需要站在当下时代重新审视原着,专家与观众们也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面对影视剧对于名著的改编与再现。尽管当年央视旷日持久、耗资甚巨的旧版四大名著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如今翻拍的四大名著更多是市场环境造成的文化产品,但观众与专家对待翻拍的客观、宽容态度正是时隔十数年之后我们翻拍四大名著能够收获的另一种超越。(记者谢培,实习生洪玮、刘元鑫对本文亦有帮助)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